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电化学传感器 | 第13-17页 |
1.2.1 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1.2.2 电化学传感器电极的研究发展 | 第14-16页 |
1.2.3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展望 | 第16-17页 |
1.3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 | 第17-24页 |
1.3.1 纳米材料的概念与特性 | 第17-18页 |
1.3.2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 第18-21页 |
1.3.3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 第21-24页 |
1.4 芯片实验室(LOC)的概述 | 第24-26页 |
1.4.1 LOC中的微流体技术 | 第24-25页 |
1.4.2 LOC中的检测技术 | 第25页 |
1.4.3 集成LOC系统的挑战 | 第25-26页 |
1.5 本文研究目标及结构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28-36页 |
2.1 电化学传感器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28-34页 |
2.1.1 微电极的三维扩散方程 | 第28-30页 |
2.1.2 微电极阵列的扩散模型 | 第30-32页 |
2.1.3 循环伏安检测技术 | 第32-34页 |
2.2 介电湿润的相关原理与技术 | 第34-36页 |
2.2.1 介质上电润湿效应 | 第34-35页 |
2.2.2 EWOD实验系统架设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聚吡咯/石墨烯修饰的片上电化学微电极及其应用 | 第36-51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聚吡咯/石墨烯修饰微电极的制备 | 第37-40页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7-38页 |
3.2.2 电化学微电极阵列芯片的制备 | 第38-40页 |
3.2.3 PPy/GE修饰微电极的制备 | 第40页 |
3.3 PPy/GE修饰微电极的表征 | 第40-45页 |
3.3.1 PPy/GE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40-42页 |
3.3.2 PPy/G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42-45页 |
3.4 PPy/GE修饰电极对H_2O_2的电催化作用 | 第45-48页 |
3.5 PPy/GE修饰电极对H_2O_2的测定 | 第48-50页 |
3.5.1 灵敏度及线性范围 | 第48页 |
3.5.2 抗干扰性测试 | 第48-49页 |
3.5.3 修饰电极的稳定性 | 第49-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过氧聚吡咯/石墨烯修饰的片上电化学微电极及其应用 | 第51-59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OPPy/GE修饰微电极的制备 | 第52-53页 |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52页 |
4.2.2 PPy/GE修饰微电极的制备 | 第52-53页 |
4.2.3 OPPy/GE修饰微电极的制备 | 第53页 |
4.3 OPPy/GE修饰微电极的表征 | 第53-57页 |
4.3.1 OPPy/GE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53-54页 |
4.3.2 OPPy/G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54-55页 |
4.3.3 DA和AA在OPPy/GE修饰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55-57页 |
4.4 电聚合时间对DA检测的影响 | 第57-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集成数字微流的片上电化学微分析系统 | 第59-89页 |
5.1 引言 | 第59-60页 |
5.2 单片集成LOC的设计、制备及测试 | 第60-75页 |
5.2.1 单片集成LOC的设计方案 | 第60-62页 |
5.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62页 |
5.2.3 单片集成LOC的制备流程 | 第62-64页 |
5.2.4 单片集成LOC的表征方法 | 第64-65页 |
5.2.5 单片集成LOC的工艺条件探索 | 第65-72页 |
5.2.6 单片集成LOC的功能检测 | 第72-75页 |
5.3 双极板集成LOC的设计及制造 | 第75-87页 |
5.3.1 双极板集成LOC的设计方案 | 第75-81页 |
5.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81页 |
5.3.3 双极板集成LOC的制作工艺 | 第81-83页 |
5.3.4 双极板集成LOC的EWOD微流功能 | 第83页 |
5.3.5 双极板集成LOC对F_CM液滴的电化学检测 | 第83-85页 |
5.3.6 双极板集成LOC对DA液滴的在线测定 | 第85-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89-91页 |
6.1 完成的工作 | 第89页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申请 | 第107-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