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 ·苹果褐斑病 | 第12-13页 |
| ·苹果褐斑病的发病症状 | 第12页 |
| ·苹果褐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 第12-13页 |
| ·植物抗病性 | 第13-15页 |
| ·植物抗病性的表现 | 第13-14页 |
| ·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分子基础 | 第14-15页 |
|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 | 第15-19页 |
| ·SSH 的原理 | 第15-16页 |
| ·SSH 的过程 | 第16-17页 |
| ·SSH 技术的应用 | 第17-19页 |
|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30页 |
| ·材料 | 第20-21页 |
| ·研究材料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 ·常用仪器 | 第20页 |
| ·常用培养基及相关试剂的的配制 | 第20-21页 |
| ·方法 | 第21-30页 |
| ·苹果褐斑病菌的培养 | 第21页 |
| ·苹果褐斑病的接种与叶片采集 | 第21页 |
| ·总 RNA 分离提取纯化及 mRNA 的纯化 | 第21-22页 |
| ·构建 SSH-cDNA 文库 | 第22-27页 |
| ·EST 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28页 |
| ·“秦冠”苹果抗褐斑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47页 |
| ·苹果褐斑病菌的培养 | 第30页 |
| ·苹果叶片总 RNA 的提取及 mRNA 的分离 | 第30-31页 |
| ·“秦冠”苹果抗褐斑病抑制消减 cDNA 文库构建 | 第31-33页 |
| ·巢式 PCR 结果 | 第31-32页 |
| ·二次 PCR产物的转化 | 第32页 |
| ·菌液 PCR 筛选抑制消减文库阳性克隆 | 第32-33页 |
| ·苹果褐斑病菌诱导下的“秦冠”苹果 ESTs 分析 | 第33-45页 |
| ·“秦冠”苹果抗褐斑病关键基因 Real Time-PCR 分析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7-53页 |
| ·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 | 第47-48页 |
| ·信号转导 | 第48页 |
| ·活性氧代谢 | 第48-49页 |
| ·WRKY 转录因子 | 第49-50页 |
|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 | 第50-5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