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尔·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 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1. 主要创新点 | 第11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一、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与理论渊源 | 第12-18页 |
(一) 时代背景 | 第12-15页 |
1. 全球化趋势 | 第12-13页 |
2. 西方社会矛盾的激化 | 第13页 |
3. 西方女性主义运动 | 第13-15页 |
(二) 理论渊源 | 第15-18页 |
1.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 第15页 |
2.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 | 第15-16页 |
3. 吉利根的关怀伦理思想 | 第16-18页 |
二、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8-29页 |
(一) 关怀的含义 | 第18-20页 |
(二) 关怀的结构 | 第20-23页 |
1. 关怀者与被关怀者 | 第20-21页 |
2. 关怀的动机 | 第21页 |
3. 关怀关系 | 第21-22页 |
4. 关怀的环节 | 第22-23页 |
(三) 关怀的对象 | 第23-24页 |
1. 关怀自我 | 第23页 |
2. 关怀身边之人 | 第23页 |
3. 关怀陌生人及远方的人 | 第23-24页 |
4. 关怀动植物、地球 | 第24页 |
5. 关怀人工世界 | 第24页 |
6. 关怀知识 | 第24页 |
(四) 关怀的特征 | 第24-29页 |
1. 关系性 | 第24-26页 |
2. 重视情感性与情境性 | 第26-27页 |
3. 多向性 | 第27-28页 |
4. 实践性 | 第28-29页 |
三、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理论得失与现实启示 | 第29-38页 |
(一) 理论得失 | 第29-32页 |
1. 积极影响 | 第29-31页 |
2. 理论局限性 | 第31-32页 |
(二) 现实启示 | 第32-38页 |
1. 转变教育观念 | 第32-35页 |
2. 建设和谐社会 | 第35-36页 |
3. 提升幸福感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