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论文--中国武术论文

澜沧拉祜族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前言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3 概念的研究第9-10页
        1.3.1 传承的概念第9页
        1.3.2 传承人的概念第9页
        1.3.3 文化的概念第9-10页
        1.3.4 武术文化的概念第10页
        1.3.5 保护的概念第10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4.1 国内对民族武术的研究第10-14页
            1.4.1.1 民族武术文化的形成研究第11-12页
            1.4.1.2 民族武术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第12-13页
            1.4.1.3 民族武术文化旅游研究第13页
            1.4.1.4 高校武术教学研究第13页
            1.4.1.5 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第13-14页
        1.4.2 国外对民族武术的研究第14-15页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5-17页
    2.1 研究对象第15页
    2.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2.2.1 文献资料法第15页
        2.2.2 田野调查法第15页
        2.2.3 专家访谈法第15-16页
        2.2.4 逻辑分析法第16-17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17-50页
    3.1 澜沧县及拉祜族简况第17-22页
        3.1.1 澜沧县基本概括第17-18页
        3.1.2 拉祜族基本概括第18-22页
            3.1.2.1 拉祜族社会历史源流第18页
            3.1.2.2 拉祜族人口分布第18-19页
            3.1.2.3 拉祜族传统文化第19-22页
    3.2 拉祜族武术形成的文化动因第22-27页
        3.2.1 生产劳动的铸塑第23-24页
        3.2.2 狩猎行为的历练第24-25页
        3.2.3 宗教运动的洗涤第25页
        3.2.4 军事战争的锻造第25-26页
        3.2.5 岁时节庆的狂欢第26-27页
    3.3 拉祜族武术项目特征与文化内涵第27-30页
        3.3.1 农耕文化的积淀性第28页
        3.3.2 形象生动的模仿性第28-29页
        3.3.3 武术技击的实战性第29-30页
    3.4 拉祜族武术的内容及技术特点第30-38页
        3.4.1 拉祜族武术的内容第31-36页
            3.4.1.1 徒手类第31-34页
            3.4.1.2 器械类第34-36页
        3.4.2 拉祜族武术的技术特点第36-38页
            3.4.2.1 徒手技术特点第36-37页
            3.4.2.2 器械技术特点第37-38页
    3.5 拉祜族武术发展的现状第38-39页
    3.6 拉祜族武术文化传承路径第39-45页
        3.6.1 传统传承形式第39-43页
            3.6.1.1 文本传承第39-40页
            3.6.1.2 血缘传承第40-41页
            3.6.1.3 师徒习武传承第41-42页
            3.6.1.4 节庆活动传承第42-43页
        3.6.2 现代传承形式第43-45页
            3.6.2.1 媒介传承第43-44页
            3.6.2.2 武术培训传承第44页
            3.6.2.3 武术赛事传承第44-45页
            3.6.2.4 展演传承第45页
    3.7 拉祜族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第45-50页
        3.7.1 缺乏对拉祜族武术文化的认识,导致武术文化面临濒危第45-46页
        3.7.2 缺少拉祜族武术文化扶持活动,造成传承人锐减与断层第46-47页
        3.7.3 缺少拉祜族武术文化传承点,阻碍了传承人的工作事宜第47-48页
        3.7.4 缺少武术文化建设骨干,参与竞赛活动单一与过分强调利益第48-49页
        3.7.5 缺乏与经济产业对接口,打造武术文化品牌程度低效益小第49-50页
第4章 结论第50-54页
    4.1 提高对拉祜武术文化的认识,制定武术文化传承的相关政策第50-51页
    4.2 加强规划引导与建设扶持专项,积极申遗传承与保护第51-52页
    4.3 建立拉祜族武术文化传承点,扶持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第52页
    4.4 培养拉祜族武术文化建设骨干,拓宽武术赛事渠道第52-53页
    4.5 坚持“拉祜文化兴县”战略,打造民族武术文化品牌形象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汉英多语种词典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衡水市绿廊绿道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