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污染生态学论文

基于RNA-Seq技术的三种抗抑郁药对斑马鱼胚胎的早期毒性效应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1页
    1.1 抗抑郁药概述第14-17页
        1.1.1 抗抑郁药的使用现状第14-15页
        1.1.2 抗抑郁药种类第15-17页
    1.2 阿米替林、氟西汀和米安色林概述第17-21页
        1.2.1 阿米替林、氟西汀和米安色林简介第17页
        1.2.2 阿米替林、氟西汀和米安色林在环境中的分布第17-21页
    1.3 阿米替林、氟西汀和米安色林的生物毒性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1 行为及生殖能力第21页
        1.3.2 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第21-22页
        1.3.3 免疫系统第22页
    1.4 RNA-Seq技术第22-26页
        1.4.1 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第23页
        1.4.2 RNA-Seq技术概述第23-25页
        1.4.3 RNA-Seq技术在差异表达基因研究方面的优势第25-26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6-27页
        1.5.1 斑马鱼的选取第26页
        1.5.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27页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第27-30页
    1.7 课题来源第30-31页
第二章 抗抑郁药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第31-4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1-36页
        2.1.1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1-32页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32页
        2.1.3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第32页
        2.1.4 实验设计第32-33页
        2.1.5 样品采集第33页
        2.1.6 总RNA提取第33-36页
        2.1.7 数据处理第36页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44页
        2.2.1 斑马鱼胚胎发育情况第36页
        2.2.2 斑马鱼胚胎孵化率第36-37页
        2.2.3 斑马鱼胚胎存活率第37-38页
        2.2.4 斑马鱼幼鱼体长第38-40页
        2.2.5 斑马鱼幼鱼RNA样品第40-44页
    2.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斑马鱼胚胎在抗抑郁药暴露后的RNA-Seq分析第45-65页
    3.1 实验流程及分析方法第45-50页
        3.1.1 RNA-Seq测序实验流程第45-46页
        3.1.2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第46-47页
        3.1.3 RNA-Seq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第47页
        3.1.4 RNA-Seq文库质量评估第47-48页
        3.1.5 基因表达量分析第48页
        3.1.6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分析第48-49页
        3.1.7 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第49页
        3.1.8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第49-50页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0-63页
        3.2.1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第50-51页
        3.2.2 RNA-Seq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第51-53页
        3.2.3 RNA-Seq文库质量评估第53-55页
        3.2.4 基因表达量分析第55-57页
        3.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分析第57-61页
        3.2.6 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第61-63页
        3.2.7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第63页
    3.3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RNA-Seq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及分析第65-9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5-73页
        4.1.1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65页
        4.1.2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65-66页
        4.1.3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第66页
        4.1.4 实验设计第66页
        4.1.5 样品采集第66页
        4.1.6 总RNA提取第66-68页
        4.1.7 cDNA模板合成第68页
        4.1.8 基因引物验证第68-72页
        4.1.9 抗抑郁药暴露后基因qRT-PCR分析第72-73页
        4.1.10 数据处理第73页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3-90页
        4.2.1 斑马鱼胚胎或幼鱼生理指标第73-74页
        4.2.2 斑马鱼幼鱼RNA样品第74-75页
        4.2.3 目的基因引物验证第75-80页
        4.2.4 RNA-Seq测序结果中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第80-85页
        4.2.5 抗抑郁药暴露对斑马鱼幼鱼的毒性评价第85-90页
    4.3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4页
    5.1 研究结论第91-92页
    5.2 研究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2页
参与课题与科研成果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GF1和TIMP1对绒山羊毛乳头细胞发育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
下一篇:基于用户偏好和用户意见的协同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