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1 氮高效基因型水稻的源、库特征 | 第12-14页 |
1.1.1 分蘖能力及成穗率 | 第12-13页 |
1.1.2 地上部分组织干物质、氮素积累及转运 | 第13-14页 |
1.1.3 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 | 第14页 |
1.2 氮素利用效率与氮浓度关系 | 第14-15页 |
1.3 氮高效生理机制 | 第15-17页 |
1.3.1 氮素的高效吸收 | 第15-16页 |
1.3.2 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代谢基础 | 第16-1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7-22页 |
2.1 不同氮效率水稻对氮浓度变化的响应及其与氮效率关系 | 第17-20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2.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9-20页 |
2.2 不同氮效率水稻营养生长期氮效率表现差异 | 第20页 |
2.2.1 试验材料和设计 | 第20页 |
2.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0页 |
2.3 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77页 |
3.1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效率、氮浓度、产量、源库性状差异 | 第22-34页 |
3.1.1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效率及其相关指标差异 | 第22-26页 |
3.1.2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浓度差异 | 第26-31页 |
3.1.3 不同基因型水稻源库性状、产量差异 | 第31-34页 |
3.2 水稻氮浓度与氮效率、产量、源库性状相关关系 | 第34-42页 |
3.2.1 水稻氮浓度与氮效率及其相关指标关系 | 第34-39页 |
3.2.2 水稻氮浓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关系 | 第39页 |
3.2.3 水稻叶片氮浓度与源库性状的关系 | 第39-42页 |
3.3 不同氮效率水稻氮浓度与氮效率关系 | 第42-50页 |
3.3.1 不同氮效率水稻幼穗分化期氮浓度与氮效率关系 | 第42-45页 |
3.3.2 不同氮效率水稻抽穗期氮浓度与氮效率关系 | 第45-47页 |
3.3.3 不同氮效率水稻成熟期氮浓度与氮效率关系 | 第47-50页 |
3.4 不同氮效率水稻源库特征对氮浓度响应差异 | 第50-59页 |
3.4.1 不同氮效率水稻幼穗分化期源库特征对氮浓度响应差异 | 第50-52页 |
3.4.2 不同氮效率水稻抽穗期源库特征对氮浓度响应差异 | 第52-54页 |
3.4.3 不同氮效率水稻成熟期源库特征对氮浓度响应差异 | 第54-59页 |
3.5 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积累转运特性对氮浓度响应差异 | 第59-61页 |
3.5.1 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积累量对地上部分氮浓度响应差异 | 第59-60页 |
3.5.2 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转运量、氮素转运效率对氮浓度响应差异 | 第60-61页 |
3.6 不同氮效率水稻营养生长期氮效率差异(苗期试验) | 第61-77页 |
3.6.1 不同氮效率水稻氮效率动态变化 | 第61-63页 |
3.6.2 不同氮效率水稻营养生长期氮效率差异原因分析 | 第63-75页 |
3.6.3 不同氮效率水稻营养生长阶段生物量、氮浓度变化 | 第75-77页 |
4 讨论 | 第77-82页 |
4.1 水稻组织氮浓度与氮效率、氮积累量、产量相关性状关系 | 第77-78页 |
4.2 不同氮效率水稻氮效率对氮浓度响应差异 | 第78-79页 |
4.3 不同氮效率水稻源库特征对氮浓度响应差异 | 第79-80页 |
4.4 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积累转运特性对氮浓度响应差异 | 第80-81页 |
4.5 不同氮效率水稻营养生长期氮效率差异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