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介孔纳米反应器和on-water效应在有机催化中的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7页
    一 引言第9-11页
    二 纳米反应器的研究进展第11-19页
        (一) 多孔材料纳米反应器第12-15页
        (二) 自组装材料纳米反应器第15-17页
        (三) 生物纳米反应器第17页
        (四) 其他纳米反应器第17-19页
    三 On-water反应的研究进展第19-25页
        氢键效应和极性效应第20页
        疏水效应第20-21页
        内聚能理论第21页
        界面氢键催化机理第21-22页
        界面酸催化机理第22-24页
        Bulk water反应第24-25页
    四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研究思路第25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纳米反应器PMo A/MCM-41 促进硝基烯和酰肼的aza-Michael反应化学平衡的研究第27-47页
    一 引言第27页
    二 实验操作过程第27-29页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27-28页
        2.2 纳米反应器MCM-41 以及PMo A/MCM-41 的制备第28页
        2.3 酰肼和硝基烯反应合成目标产物第28-29页
    三 结果与讨论第29-41页
        3.1 红外光谱表征第29页
        3.2 XRD衍射表征第29-30页
        3.3 纳米反应器形貌表征第30-31页
        3.4 催化剂的筛选第31-33页
        3.5 纳米反应器对于aza-Michael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第33-34页
        3.6 考察纳考察米反应器影响aza-Michael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的的原因第34-37页
        3.7 最优反应条件的筛选第37-39页
        3.8 底物普适性考察以及aza-Michael反应机理第39-41页
    四 本章小结第41页
    五 生成化合物数据表征第41-47页
第三章 纳米反应器PWA/MCM-41 和MCM41NH_2催化查尔酮类化合物与酰肼类化合物反应的研究第47-62页
    一 引言第47页
    二 实验操作过程第47-48页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47页
        2.2 纳米反应器MCM-41 以及MCM41NH2的制备第47-48页
        2.3 酰肼和查尔酮反应合成目标产物第48页
    三 结果与讨论第48-56页
        3.1 纳米反应器PWA/MCM-41 和MCM41NH2的制备与表征第48-50页
        3.2 考察各种纳米反应器第50-53页
        3.3 底物结构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第53-54页
        3.4 理论分析及机理考察第54-56页
    四 本章小结第56-57页
    五 生成化合物数据表征第57-62页
第四章 手性纳米反应器催化Michael反应的研究第62-76页
    一 引言第62页
    二 实验操作过程第62-63页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62页
        2.2 手性纳米反应器的制备第62页
        2.3 丙二腈和查尔酮反应合成目标产物第62-63页
    三 结果与讨论第63-75页
        3.1 手性纳米反应器的表征第63-64页
        3.2 纳米反应器以及催化条件的筛选第64-66页
        3.3 物化模型公式推导第66-71页
        3.4 通过DFT模拟以及化学实验考察温度对于对映选择性的影响第71-75页
    四 本章小结第75页
    五 生成化合物数据表征第75-76页
第五章 On-water反应及其机理研究第76-98页
    一 引言第76-77页
    二 实验操作过程第77页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77页
        2.2 苯甲醛和丙二腈反应合成目标产物第77页
    三 结果与讨论第77-95页
        3.1 方法学研究以及新机理的提出第77-80页
        3.2 底物普适性考察第80-83页
        3.3 On-water反应的确认第83-85页
        3.4 On-water反应的原因第85-92页
        3.5 On-water机理普适性推广第92-95页
    四 本章小结第95-96页
    五 生成化合物数据表征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12页
附录第112-124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124-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载四氧化三钴电催化材料的制备及碱金属掺杂对其性能的调控
下一篇:过表达miR-506通过靶向星形细胞上调基因(AEG-1)抑制骨肉瘤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