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3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健康第一”理念的确立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并要求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将在成为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长期课题之一 | 第11页 |
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以及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要求学校体育教学要注重实效性 | 第11页 |
三、新课程标准的制订为中学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变为体育教学的核心 | 第11页 |
四、地处秦巴腹地,我国连片贫困地区的汉中市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对其中学体育教学的个案研究是揭示秦巴地区城区中学体育教学共性特征与问题的一个有效研究视角 | 第11-12页 |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一、选题目的 | 第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13-25页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二、关于学生对体育课满意程度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三、关于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 | 第15页 |
四、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 | 第15-16页 |
五、关于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 第16页 |
六、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意识的研究 | 第16-17页 |
七、关于学生体育课成绩评定研究 | 第17-18页 |
八、关于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研究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一、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有关研究 | 第20-21页 |
二、英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有关研究 | 第21页 |
三、德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有关研究 | 第21-22页 |
四、日本学校体育教学的有关研究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5-27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一、文献资料法 | 第25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25页 |
三、专家访谈法 | 第25-26页 |
四、数理统计法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7-49页 |
第一节 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7-34页 |
一、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性别结构 | 第27-28页 |
二、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 | 第28-29页 |
三、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特征 | 第29-31页 |
四、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特征 | 第31-32页 |
五、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状况 | 第32页 |
六、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课题研究状况 | 第32-33页 |
七、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可状况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制度保障及硬件保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34-37页 |
一、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制度保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34-35页 |
二、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硬件保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学生对体育课程认知及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 第37-42页 |
一、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学生对体育课程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 第37-41页 |
二、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学生对体育课程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 第41-42页 |
第四节 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42-49页 |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落实情况 | 第42-44页 |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开设与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 | 第44-45页 |
三、教学计划和教案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 第45-46页 |
四、教学的组织形式 | 第46-47页 |
五、体育理论课开设情况及教学的时数 | 第47页 |
六、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的方式及存在问题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思考 | 第49-55页 |
第一节 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一、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 第49页 |
二、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保障制度与硬件设施的问题 | 第49-50页 |
三、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学生对体育课程满意度的问题 | 第50页 |
四、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的问题 | 第50-51页 |
第二节 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对策思考 | 第51-55页 |
一、加强汉中市城镇初级中学师资队伍建设 | 第51-52页 |
二、落实“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完善体育教学保障制度 | 第52页 |
三、加强场地设施维护、因地制宜、筹集资金,优化和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 第52-53页 |
四、开发校本课程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 第53-54页 |
五、改革体育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处理好中考体育与学生体能技能发展的关系 | 第54页 |
六、采用合理的分组教学或教学分组,控制体育课程教学班人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5-57页 |
一、结论 | 第55-56页 |
二、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1 | 第61-63页 |
附录2 | 第63-65页 |
附录3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