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1 变压器线圈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电介质的介电弛豫模型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3 分数阶微积分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第2章 背景知识 | 第15-29页 |
| 2.1 变压器线圈 | 第15-18页 |
| 2.1.1 变压器线圈中的暂态响应 | 第15页 |
| 2.1.2 变压器线圈中的频变效应 | 第15-18页 |
| 2.2 分数阶微积分基础知识 | 第18-22页 |
| 2.2.1 分数阶微积分中的基本函数 | 第18-19页 |
| 2.2.2 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与相互关系 | 第19-21页 |
| 2.2.3 分数阶微积分的性质和基本变换 | 第21-22页 |
| 2.3 电介质理论的基础知识 | 第22-26页 |
| 2.3.1 电介质的极化 | 第22-23页 |
| 2.3.2 电介质极化的时域和频域响应以及K-K关系式 | 第23-24页 |
| 2.3.3 电介质的经典模型 | 第24-26页 |
| 2.4 分数阶微分方程的几种解法 | 第26-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分数阶传输线模型参数辨识 | 第29-40页 |
| 3.1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的分数阶传输线模型 | 第29-31页 |
| 3.1.1 考虑频变特性的变压器绕组多导体传输线电报方程 | 第29-30页 |
| 3.1.2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分数阶传输线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 3.2 复电容的计算 | 第31-34页 |
| 3.2.1 复电容与复介电常数的线性关系 | 第31-32页 |
| 3.2.2 复电容计算原理 | 第32-33页 |
| 3.2.3 有限元软件求解 | 第33-34页 |
| 3.3 变压器绕组单位长度的复电容 | 第34-38页 |
| 3.3.1 复电容的拟合模型 | 第34-36页 |
| 3.3.2 变压器绕组单位长度复电容的频变表达式 | 第36-38页 |
| 3.4 变压器绕组单位长度的整数阶电阻和电感以及分数阶电感 | 第38-3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变压器绕组分数阶传输线模型的计算方法 | 第40-50页 |
| 4.1 考虑频变参数的单导体分数阶传输线模型的时域有限元法 | 第40-48页 |
| 4.1.1 基函数和权函数的选取 | 第40-42页 |
| 4.1.2 单导体分数阶传输线模型迭代方程的建立 | 第42-48页 |
| 4.2 变压器绕组分数阶传输线模型迭代方程的建立 | 第48-49页 |
| 4.3 算例 | 第49页 |
| 4.4 本章小节 | 第49-50页 |
| 第5章 实际变压器绕组的仿真计算及实验验证 | 第50-61页 |
| 5.1 油浸连续式变压器绕组的仿真计算与实验验证 | 第50-55页 |
| 5.2 大型纠结插花式变压器绕组的仿真计算 | 第55-60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 6.1 结论 | 第61页 |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