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跨行政区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1.1.1 跨行政区旅游资源在我国普遍存在第14页
        1.1.2 行政区划在旅游发展中的利弊表现第14-15页
    1.2 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5页
        1.2.2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1.3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第16-19页
        1.3.1 国外研究动态第16-18页
        1.3.2 国内研究动态第18-19页
    1.4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1.5 研究方法和课题创新第20页
        1.5.1 研究方法第20页
        1.5.2 课题创新第20页
    1.6 论文框架第20-22页
第二章 跨行政区旅游资源的基础性分析第22-27页
    2.1 跨行政区旅游资源的分类第22-25页
        2.1.1 依据旅游资源的本身特性划分第22-23页
        2.1.2 依据所跨行政区的级别与个数划分第23-24页
        2.1.3 依据旅游资源的空间发展关系划分第24-25页
    2.2 跨行政区旅游资源的特性第25-26页
        2.2.1 资源占地面积广第25页
        2.2.2 区域间利益复杂第25页
        2.2.3 旅游开发成本高第25-26页
    2.3 跨行政区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第26-27页
        2.3.1 旅游资源的同一性第26页
        2.3.2 边界联系的便利性第26页
        2.3.3 不同区域的特色性第26-27页
第三章 国内跨行政区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案例分析第27-38页
    3.1 发展历史及其必然性第27-29页
        3.1.1 发展历史第27页
        3.1.2 必然性分析第27-29页
    3.2 案例分析第29-33页
        3.2.1 长江三峡旅游区第29-30页
        3.2.2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第30-31页
        3.2.3 黄山风景区第31-33页
    3.3 经验总结第33-35页
        3.3.1 统一规划第33页
        3.3.2 多种开发模式第33-35页
    3.4 现实障碍分析第35-38页
        3.4.1 管理体制不健全第35-36页
        3.4.2 规划编制的局限性第36-37页
        3.4.3 各利益主体不协调第37-38页
第四章 跨行政区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体系构建第38-55页
    4.1 原则与理念第38-40页
        4.1.1 坚持的原则第38-39页
        4.1.2 树立新的理念第39-40页
    4.2 规划的编制第40-44页
        4.2.1 坚持统一规划第40页
        4.2.2 确定规划的委托方第40-41页
        4.2.3 树立“大旅游”观念第41页
        4.2.4 全面深入的前期调研第41页
        4.2.5 资源的空间整合第41-42页
        4.2.6 完善规划的内容体系第42-43页
        4.2.7 创新规划的方法技术第43页
        4.2.8 正确处理规划间的关系第43-44页
    4.3 规划的实施第44-55页
        4.3.1 开发模式第44-45页
        4.3.2 经费筹集第45-46页
        4.3.3 经营管理第46-47页
        4.3.4 保障措施第47-49页
        4.3.5 利益相关者的职责和行为规范第49-55页
第五章 雁门关、壶口瀑布景区现状分析与对策第55-68页
    5.1 雁门关景区第55-61页
        5.1.1 资源特点第56页
        5.1.2 发展现状第56-58页
        5.1.3 存在问题第58-59页
        5.1.4 建议与对策第59-61页
    5.2 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第61-68页
        5.2.1 资源特点第62-63页
        5.2.2 发展现状第63-64页
        5.2.3 存在问题第64-65页
        5.2.4 建议与对策第65-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74-75页
承诺书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北斗的农用无人机自主导航方法研究
下一篇:面向病区业务的移动护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