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2 有序TiO_2纳米管阵列及其氢化改性 | 第16-21页 |
1.2.1 氢气热处理 | 第17-18页 |
1.2.2 氢等离子体 | 第18页 |
1.2.3 化学还原和氧化 | 第18-19页 |
1.2.4 电化学还原 | 第19-21页 |
1.3 H-TiO_2NTAs电容特性提高的机理 | 第21-22页 |
1.3.1 H-TiO_2NTAs中的Ti~(3+)(氧空位)和Ti-OH | 第21页 |
1.3.2 H-TiO_2NTAs的理论研究 | 第21-22页 |
1.4 MnO2基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2-29页 |
1.4.1 MnO_2材料的电荷储存机理 | 第22-24页 |
1.4.2 MnO_2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4-29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9-32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实验药品与设备 | 第32-36页 |
2.1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32页 |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2-33页 |
2.3 样品的表征 | 第33页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3-36页 |
第三章 电化学氢化法制备H-TiO_2NTAs及其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36-45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3.2.1 TiO_2 NTAs的制备 | 第36-37页 |
3.2.2 H-TiO_2NTAs的制备 | 第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3.3.1 2H-TiO_2NTAs的FESEM分析 | 第37页 |
3.3.2 2H-TiO_2NTAs的XRD分析 | 第37-39页 |
3.3.3 2H-TiO_2NTAs的Raman分析 | 第39页 |
3.3.4 XH-TiO_2NTAs的超电容特性分析 | 第39-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循环浸渍法制备MnO_2/H-TiO_2及其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45-56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4.2.1 TiO_2NTAs的制备 | 第46页 |
4.2.2 H-TiO_2NTAs的制备 | 第46页 |
4.2.3 循环浸渍法制备MnO_2/H-TiO_2NTAs | 第46-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5页 |
4.3.1 不同循环浸渍次数MnO_2/H-TiO_2 NTAs的FESEM分析 | 第47-48页 |
4.3.2 MnO_2/H-TiO_2 NTAs-2的HRTEM分析 | 第48-49页 |
4.3.3 不同循环浸渍次数MnO_2/H-TiO_2 NTAs的XRD分析 | 第49-50页 |
4.3.4 MnO_2/H-TiO-2 NTAs-2的Raman分析 | 第50-51页 |
4.3.5 MnO_2/H-TiO_2 NTAs-2的XPS分析 | 第51-52页 |
4.3.6 不同循环浸渍次数MnO_2/H-TiO_2 NTAs的超电容特性分析 | 第52-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恒电流阳极电沉积法制备MnO_2/H-TiO_2及其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56-67页 |
5.1 引言 | 第56-57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7页 |
5.2.1 TiO_2 NTAs的制备 | 第57页 |
5.2.2 H-TiO_2NTAs的制备 | 第57页 |
5.2.3 恒电流阳极电沉积法制备MnO_2/H-TiO_2 NTAs | 第5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6页 |
5.3.1 不同沉积时间MnO_2/H-TiO_2 NTAs的FESEM分析 | 第57-59页 |
5.3.2 MnO_2/H-TiO_2NTAs-4min的HRTEM分析 | 第59-60页 |
5.3.3 不同沉积时间MnO_2/H-TiO_2 NTAs的XRD分析 | 第60-61页 |
5.3.4 MnO_2/H-TiO_2 NTAs-4min的Raman分析 | 第61-62页 |
5.3.5 MnO_2/H-TiO_2 NTAs-4min的XPS分析 | 第62页 |
5.3.6 不同沉积时间MnO_2/H-TiO_2 NTAs的超电容特性分析 | 第62-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总结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