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1.4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6 相关概念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中小城市开放型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现状 | 第15-28页 |
2.1 国内外开放型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发展历程 | 第15-17页 |
2.1.1 国外开放型住区公共空间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2.1.2 国内开放型住区公共空间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2.2 中小城市开放型住区公共空间案例综述 | 第17-21页 |
2.2.1 实例一:扬州市金达西湖公馆 | 第17-19页 |
2.2.2 实例二:烟台市元亨园海滨综合居住区 | 第19-21页 |
2.3 中小城市开放型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剖析 | 第21-25页 |
2.3.1 公用服务空间缺乏整体性 | 第21-24页 |
2.3.2 功能空间布局层次不明 | 第24页 |
2.3.3 住区开放程度难以把握 | 第24-25页 |
2.3.4 对住户实际需求关注度低 | 第25页 |
2.4 中小城市开放型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发展趋势 | 第25-27页 |
2.4.1 以住户需求为设计主导 | 第25-26页 |
2.4.2 从城市整体规划角度设计 | 第26页 |
2.4.3 住区公共空间的自我更迭趋势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中小城市开放型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方法总结 | 第28-32页 |
3.1 开放型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内容 | 第28-30页 |
3.1.1 通达便捷的交通系统 | 第28页 |
3.1.2 多层次混合的公共设施 | 第28-29页 |
3.1.3 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 | 第29页 |
3.1.4 互动共享的景观绿地 | 第29-30页 |
3.2 开放型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3.2.1 区域适应性原则 | 第30页 |
3.2.2 适度开放性原则 | 第30-31页 |
3.2.3 系统综合性原则 | 第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中小城市开放型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第32-43页 |
4.1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性建构策略 | 第32-37页 |
4.1.1 配套空间可持续发展 | 第32页 |
4.1.2 功能场地多功能使用 | 第32-33页 |
4.1.3 交通道路系统混合化 | 第33-35页 |
4.1.4 交通停车流动立体化 | 第35页 |
4.1.5 绿地空间系统多样统一 | 第35-37页 |
4.2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的多元秩序化建构策略 | 第37-41页 |
4.2.1 商业空间因地制宜 | 第37页 |
4.2.2 交通系统融入城市 | 第37-38页 |
4.2.3 公共空间有序开放 | 第38-39页 |
4.2.4 边缘空间功能化过渡 | 第39-40页 |
4.2.5 绿地空间复合性设计 | 第40-41页 |
4.3 中小城市公共空间邻里交往空间建构策略 | 第41页 |
4.3.1 室内公共活动场所构建 | 第41页 |
4.3.2 住区车辆服务点构建 | 第41页 |
4.3.3 商业交往空间构建 | 第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