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2 消费者网络购物后悔权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4-19页 |
2.1 消费者网络购物后悔权法律制度设立的背景 | 第14-15页 |
2.1.1 网络交易特点要求设立后悔权 | 第14页 |
2.1.2 地方立法及电商实践 | 第14-15页 |
2.2 我国消费者网络购物后悔权的立法解析 | 第15-19页 |
2.2.1 适用范围 | 第16页 |
2.2.2 适用期限 | 第16-17页 |
2.2.3 权利行使的条件 | 第17-18页 |
2.2.4 法律责任 | 第18-19页 |
3 消费者网络购物后悔权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3.1 适用范围不具体 | 第19页 |
3.1.1 经营者利用兜底条款缩小适用范围 | 第19页 |
3.1.2 经营者利用"约定"形式阻碍后悔权实现 | 第19页 |
3.2 行使规则缺乏操作性 | 第19-21页 |
3.2.1 行使方式未作规定 | 第19-20页 |
3.2.2 行使期限规定模糊 | 第20页 |
3.2.3 行使前提判断标准缺失 | 第20-21页 |
3.2.4 行使成本规定不合理 | 第21页 |
3.3 经营者后悔权告知义务规定不具体 | 第21-22页 |
3.3.1 经营者后悔权告知义务缺失 | 第21页 |
3.3.2 经营者消极履行后悔权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缺失 | 第21-22页 |
3.4 纠纷诉讼难以实现 | 第22-23页 |
3.4.1 纠纷案件的司法管辖不明确 | 第22页 |
3.4.2 商品"完好"举证责任分配不明晰 | 第22页 |
3.4.3 纠纷诉讼成本过高 | 第22-23页 |
3.5 配套制度不健全 | 第23-25页 |
3.5.1 后悔权滥用问题突出 | 第23页 |
3.5.2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未尽到监管责任 | 第23-24页 |
3.5.3 纠纷化解机制运行效果不佳 | 第24-25页 |
4 国外消费者网络购物后悔权法律制度的分析与借鉴 | 第25-29页 |
4.1 国外消费者网络购物后悔权法律制度分析 | 第25-27页 |
4.1.1 美国后悔权法律制度及规定 | 第25-26页 |
4.1.2 德国后悔权法律制度及规定 | 第26-27页 |
4.2 国外消费者网络购物后悔权法律制度的借鉴 | 第27-29页 |
5 完善消费者网络购物后悔权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9-37页 |
5.1 细化适用范围 | 第29-30页 |
5.1.1 明确不适用消费者网络购物后悔权商品的法定范围 | 第29-30页 |
5.1.2 限定不适用消费者网络购物后悔权商品的约定范围 | 第30页 |
5.2 增强行使规则的可操作性 | 第30-32页 |
5.2.1 明确行使方式 | 第30-31页 |
5.2.2 细化行使期限 | 第31页 |
5.2.3 明确行使前提的判断标准 | 第31-32页 |
5.2.4 合理分配行使成本 | 第32页 |
5.3 明确网络商品经营者后悔权告知义务 | 第32-33页 |
5.3.1 明确经营者后悔权告知义务的形式与主要内容 | 第33页 |
5.3.2 明确经营者不履行后悔权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33页 |
5.4 解决纠纷诉讼所面临的问题 | 第33-35页 |
5.4.1 明确纠纷案件的司法管辖权属 | 第33-34页 |
5.4.2 合理分配商品"完好"的举证责任 | 第34页 |
5.4.3 有效降低纠纷诉讼的成本 | 第34-35页 |
5.5 健全相关配套制度 | 第35-37页 |
5.5.1 加强对公民的宣传教育工作 | 第35页 |
5.5.2 建立网络交易实名制诚信记录数据库 | 第35-36页 |
5.5.3 强化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监管责任 | 第36页 |
5.5.4 创新纠纷非诉化解机制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