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研究--基于灾害链视角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7-41页
    1.1 选题背景第17-19页
        1.1.1 三峡工程是一项人居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第17页
        1.1.2 公共安全是库区城镇化推进的客观需要第17-19页
    1.2 文献综述第19-35页
        1.2.1 三峡库区相关研究第19-22页
        1.2.2 公共安全相关研究第22-30页
        1.2.3 灾害链相关研究第30-35页
    1.3 研究内容第35-37页
        1.3.1 研究对象第35-36页
        1.3.2 研究构成第36-37页
    1.4 研究逻辑第37-39页
        1.4.1 研究目的第37页
        1.4.2 研究方法第37-38页
        1.4.3 研究意义第38-39页
    1.5 技术路线第39-40页
    1.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2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问题辨析与出路第41-71页
    2.1 现状问题第41-53页
        2.1.1 灾害分布广类型多第41-53页
        2.1.2 灾害链地域性频发且救助能力不足第53页
    2.2 问题辨析第53-62页
        2.2.1 历史性辨析第53-55页
        2.2.2 地域性辨析第55-62页
    2.3 其他库区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借鉴第62-67页
        2.3.1 阿斯旺大坝(阿斯旺高坝)第62-64页
        2.3.2 伊泰普水电站第64-66页
        2.3.3 制约因素分析第66-67页
    2.4 问题出路第67-70页
        2.4.1 典型灾害链研究第67-69页
        2.4.2 精细化单元管控第69页
        2.4.3 多学科交叉融合第69-70页
    2.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3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适应性研究第71-83页
    3.1“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内涵解析第71-73页
        3.1.1 基本概念第71-72页
        3.1.2 构成要素第72-73页
    3.2 现行公共安全规划适应性分析第73-76页
        3.2.1 体系构成第73-74页
        3.2.2 管控内容第74页
        3.2.3 管控要素第74-75页
        3.2.4 基本特征第75-76页
        3.2.5 适用对象第76页
    3.3 复杂系统适应性分析第76-79页
        3.3.1 基本概念第76页
        3.3.2 典型特征第76-78页
        3.3.3 适用对象第78-79页
        3.3.4“容错性”机制借鉴第79页
    3.4“容灾性”决定适应性第79-80页
        3.4.1 “容灾性”基本内涵第79-80页
        3.4.2 “容灾性”是提升“公共安全空间单元”适应性的关键第80页
    3.5 本章小结第80-83页
4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容灾机制研究第83-97页
    4.1 环境约束机制第83-86页
        4.1.1 “3+4”环境约束第83-85页
        4.1.2 “三要素”环境约束第85-86页
    4.2 系统嵌套机制第86-87页
        4.2.1 灾害链多尺度嵌套第86页
        4.2.2 空间单元多尺度管控第86-87页
    4.3 结构鲁棒机制第87-90页
        4.3.1 “正负结构”双向制约第87-88页
        4.3.2 “鲁棒性”结构特征第88-90页
    4.4 动态演化机制第90-95页
        4.4.1 “3A”共轭演化第91-92页
        4.4.2 动态调控第92-95页
    4.5 本章小结第95-97页
5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规划干预研究第97-147页
    5.1 规划干预的基本内涵第97-104页
        5.1.1 规划干预的定义第97页
        5.1.2 规划干预与现行规划体系的关系第97-98页
        5.1.3 规划干预的基本内容第98-99页
        5.1.4 规划干预的基本特征第99-102页
        5.1.5 规划干预的技术路线第102-104页
    5.2 规划干预的关键技术第104-137页
        5.2.1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范围划定第104-112页
        5.2.2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断链减灾第112-122页
        5.2.3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成链救助第122-137页
    5.3 规划干预的差异性研究——基于典型灾害链第137-144页
        5.3.1 “崩裂滑移链”空间单元第137-139页
        5.3.2 “蔓延侵蚀链”空间单元第139-142页
        5.3.3 “枝干流域链”空间单元第142-144页
    5.4 本章小结第144-147页
6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差异性规划实践与启示第147-197页
    6.1 差异性规划实践第147-188页
        6.1.1 “棚户区”改造第147-160页
        6.1.2 “安置区”完善第160-174页
        6.1.3 “滨水区”整治第174-188页
    6.2 对现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启示第188-195页
        6.2.1 对理论体系的启示第188-191页
        6.2.2 对技术方法的启示第191-193页
        6.2.3 对管理政策的启示第193-195页
    6.3 本章小结第195-197页
7 结语第197-201页
    7.1 主要结论第197-199页
        7.1.1 “精细化单元管控、多学科交叉融合”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第197页
        7.1.2 “容灾性”决定“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适应性第197页
        7.1.3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容灾机制第197-198页
        7.1.4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规划干预第198页
        7.1.5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差异性实践第198-199页
    7.2 创新点第199页
    7.3 研究不足第199-200页
    7.4 前景展望第200-201页
致谢第201-203页
参考文献第203-215页
附录第215-235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215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215-216页
    C. 三峡库区18个城市(区)简要情况第216-222页
    D.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调查问卷第222-226页
    E.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表第226-232页
    F. 三峡库区灾害链特征第232-235页

论文共2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导入设计研究
下一篇:民办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