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采的美学思想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0.1 本选题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0.3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2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 马采美学思想的形成 | 第14-21页 |
1.1 马采美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4-16页 |
1.2 马采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6-21页 |
1.2.1 黑格尔美学辩证法 | 第16-18页 |
1.2.2 移情学派 | 第18-19页 |
1.2.3 中国古典画论 | 第19-21页 |
2 马采美学思想的理论内涵 | 第21-33页 |
2.1 审美—于事物本质见人格的“自我活动” | 第21-28页 |
2.1.1 活动之初——判断美:合意 | 第21-24页 |
2.1.2 活动之中——感受美:静观 | 第24-26页 |
2.1.3 活动之果——明确美:人格 | 第26-28页 |
2.2 艺术——人格精神的感性显现 | 第28-33页 |
2.2.1 艺术的本质:实现与展现人格 | 第28-30页 |
2.2.2 艺术的创作与观照:马氏美学辩证法 | 第30-33页 |
3 马采的美育思想—美学思想的体现 | 第33-37页 |
3.1 美育思想的内容:“形”与“生”的调和 | 第33-35页 |
3.2 美育思想的目的:美魂的形成 | 第35-37页 |
4 马采美学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 第37-43页 |
4.1 马采美学思想的意义 | 第37-41页 |
4.2 马采美学思想的局限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