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小说的反类型叙事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 一、保罗·奥斯特及其突破框架的文字游戏 | 第6-7页 |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四、研究依据的方法及其意义 | 第11页 |
| 五、反类型叙事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 第二章 无结局的侦探小说模式 | 第14-24页 |
| 一、传统侦探小说模式的新发展 | 第14-16页 |
| 二、建构新的反侦探小说文本 | 第16-22页 |
| 三、消解类型化的效应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非典型传记的叙事艺术 | 第24-35页 |
| 一、看不见的“隐形人” | 第24-28页 |
| 二、自我即记忆 | 第28-34页 |
| 三、浓郁的元小说色彩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蜗居式的流浪汉小说结构 | 第35-46页 |
| 一、传统流浪汉小说的叙事模式 | 第36-37页 |
| 二、封闭空间里的流浪 | 第37-42页 |
| 三、现代漫游者的形而上学追求 | 第42-46页 |
| 第五章 逆向求证的自我追寻 | 第46-56页 |
| 一、奥斯特其他反类型小说文本举隅 | 第46-48页 |
| 二、打破叙述常规的跨类型叙事 | 第48-54页 |
| 三、反类型创作的未来:“四不像”的新宠儿 | 第54-56页 |
| 结语 | 第56-58页 |
| 注释 | 第58-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附录 | 第66-69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