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1 有关杂种优势的研究 | 第10-12页 |
1.1.1 杂种优势的表现 | 第10页 |
1.1.2 杂种优势的预测 | 第10-11页 |
1.1.3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第11-12页 |
1.1.4 杂种优势的利用 | 第12页 |
1.2 有关配合力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17页 |
2.1 材料 | 第14-15页 |
2.2 方法 | 第15-17页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第15页 |
2.2.2 测定性状及标准 | 第15-16页 |
2.2.3 数据分析及软件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7-43页 |
3.1 紫心大白菜亲本及杂交一代的性状表现 | 第17-22页 |
3.1.1 紫心大白菜亲本的性状表现 | 第17-19页 |
3.1.2 紫心大白菜杂交一代的性状表现 | 第19-22页 |
3.2 紫心大白菜亲本及杂交一代抗病性表现 | 第22-24页 |
3.2.1 紫心大白菜亲本抗病性表现 | 第22-23页 |
3.2.2 紫心大白菜杂交一代抗病性表现 | 第23-24页 |
3.3 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第24-36页 |
3.3.1 紫心大白菜杂交种成熟期的优势分析 | 第24-25页 |
3.3.2 紫心大白菜产量性状的优势分析 | 第25-30页 |
3.3.3 紫心大白菜紫色性状的优势表现 | 第30-31页 |
3.3.4 紫心大白菜其他园艺性状的优势表现 | 第31-36页 |
3.4 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 第36-41页 |
3.4.1 杂交组合各性状方差分析 | 第36-37页 |
3.4.2 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第37-41页 |
3.5 不同园艺性状相关性的分析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3-47页 |
4.1 紫心大白菜紫色性状的遗传特征 | 第43页 |
4.2 紫心大白菜各性状杂种优势表现 | 第43-45页 |
4.2.1 紫心大白菜产量性状优势表现 | 第43页 |
4.2.2 紫心大白菜产量构成性状的优势表现 | 第43-44页 |
4.2.3 紫心大白菜紫色性状优势表现 | 第44页 |
4.2.4 紫心大白菜其他性状优势表现 | 第44-45页 |
4.3 主要性状配合力表现 | 第45-46页 |
4.4 紫心大白菜不同园艺性状相关性的分析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9页 |
5.1 初步明确了紫心大白菜产量性状与紫色性状的优势表现 | 第47页 |
5.2 初步明确了紫心大白菜产量性状与紫色性状的配合力表现 | 第47页 |
5.3 综合考虑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筛选出的优良组合 | 第47-48页 |
5.4 不同园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