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问题的引出 | 第10-13页 |
1.1.1 北方污水处理厂的特点 | 第10页 |
1.1.2 北方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1.1.3 解决北方污水厂处理问题的方法 | 第12-13页 |
1.2 工艺选择中多目标决策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1 多目标决策工具 | 第13-14页 |
1.2.2 多目标决策指标权值确定 | 第14页 |
1.3 层次分析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4 绩效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5 北方污水厂常用的处理工艺 | 第16-22页 |
1.5.1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选择的原则 | 第17-18页 |
1.5.2 北方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艺 | 第18-22页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东三省城镇污水厂运行统计分析 | 第24-37页 |
2.1 处理工艺概况 | 第24-29页 |
2.2 设计处理规模与实际处理量 | 第29-33页 |
2.3 统计排放标准 | 第33页 |
2.4 来水构成 | 第33-35页 |
2.5 统计污水处理情况 | 第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东北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优选的AHP法 | 第37-51页 |
3.1 工艺优选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7-39页 |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37-38页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3.2 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39页 |
3.2.1 优选方法的概述 | 第39页 |
3.2.2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39页 |
3.3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 第39-43页 |
3.3.1 明确问题 | 第40页 |
3.3.2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40页 |
3.3.3 建立两两比较的矩阵 | 第40-41页 |
3.3.4 权重计算 | 第41-42页 |
3.3.5 一致性检验 | 第42-43页 |
3.4 实例分析——清原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选择 | 第43-50页 |
3.4.1 清原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相关参数简介 | 第43页 |
3.4.2 方案简介 | 第43-44页 |
3.4.3 工艺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4-46页 |
3.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6-50页 |
3.4.5 工艺的优化选择 | 第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东北地区污水处理厂工艺优选的绩效评估法 | 第51-62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拟定 | 第51-52页 |
4.1.1 成本投入 | 第51页 |
4.1.2 排放达标 | 第51页 |
4.1.3 单位能耗 | 第51-52页 |
4.2 框架构建 | 第52-56页 |
4.2.1 占地面积 | 第52-53页 |
4.2.2 建设费用 | 第53-55页 |
4.2.3 达标排放 | 第55页 |
4.2.4 单位能耗 | 第55-56页 |
4.3 实例分析——大伙房上游流域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绩效评估 | 第56-61页 |
4.3.1 五个城市污水厂的简介 | 第56-59页 |
4.3.2 绩效评估各参数确定 | 第59-60页 |
4.3.3 指标评价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8页 |
附表1 清原污水处理厂运行统计数据 | 第68-69页 |
附表2 红透山污水处理厂运行统计数据 | 第69-70页 |
附表3 南杂木污水处理厂运行统计数据 | 第70-71页 |
附表4 新宾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统计数据 | 第71-72页 |
附表5 永陵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统计数据 | 第72-73页 |
附表6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数据 | 第73页 |
附表7 污水处理厂吨水电耗统计及标准值 | 第73-74页 |
附表8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单位能耗和标准值 | 第74-75页 |
附表9 各污水处理厂横向评价结果 | 第75-76页 |
附表10 各污水处理厂横向评价得分情况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