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制冷工程论文--制冷机械和设备论文

直接蒸发式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模拟分析与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发展第12-15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1页
        1.3.1 集热器的研究第15-17页
        1.3.2 喷射器的研究第17-19页
        1.3.3 制冷剂的研究第19-20页
        1.3.4 运行参数的研究第20-21页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1页
    1.5 项目资助第21-22页
    1.6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2章 直接蒸发式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理论分析第23-38页
    2.1 系统理论循环分析第23-24页
    2.2 系统热力学分析第24-26页
    2.3 集热发生器的理论分析第26-31页
        2.3.1 集热发生器构造第26-28页
        2.3.2 工作原理第28-29页
        2.3.3 性能指标第29-31页
    2.4 喷射器的理论分析第31-35页
        2.4.1 工作原理第31-33页
        2.4.2 运行参数第33-34页
        2.4.3 性能指标第34-35页
    2.5 制冷剂的选择第35-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直接蒸发式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建模与设计计算第38-50页
    3.1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8-44页
        3.1.1 太阳能集热发生器的数学模型第38-39页
        3.1.2 喷射器的数学模型第39-41页
        3.1.3 蒸发器的数学模型第41-42页
        3.1.4 冷凝器的数学模型第42-43页
        3.1.5 膨胀阀的数学模型第43-44页
        3.1.6 循环泵的数学模型第44页
    3.2 设计计算第44-49页
        3.2.1 太阳能集热发生器的设计计算第44-46页
        3.2.2 喷射器的设计计算第46-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集热发生器的数值模拟与分析第50-62页
    4.1 铜管内相变原理第50-51页
    4.2 集热发生器的CFD研究第51-55页
        4.2.1 多相流模型的选择第51-52页
        4.2.2 UDF编译第52-53页
        4.2.3 求解器的选择第53页
        4.2.4 混合模型的控制方程第53-54页
        4.2.5 湍流模型的选择第54-55页
    4.3 集热发生器数值模拟第55-57页
        4.3.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55-56页
        4.3.2 网格的划分第56页
        4.3.3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56-57页
        4.3.4 物性参数的设定第57页
        4.3.5 流场的求解第57页
    4.4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7-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喷射器的数值模拟与分析第62-80页
    5.1 喷射器内部流动过程第62-63页
    5.2 喷射器的CFD研究第63-64页
        5.2.1 控制方程的离散第63-64页
        5.2.2 湍流模型第64页
        5.2.3 求解器的选择第64页
    5.3 喷射器数值模拟第64-67页
        5.3.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64-65页
        5.3.2 网格的划分第65-66页
        5.3.3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66页
        5.3.4 物性参数的设定第66页
        5.3.5 流场的求解第66-67页
    5.4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7-71页
        5.4.1 残差分析第67-68页
        5.4.2 喷射器内部流场分析第68-71页
    5.5 喷射器的性能研究第71-78页
        5.5.1 结构参数对喷射器的影响第71-74页
        5.5.2 运行参数对喷射器的影响第74-78页
    5.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6章 直接蒸发式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实验台的搭建第80-86页
    6.1 实验装置简介第80-83页
    6.2 实验操作过程第83-84页
    6.3 实验数据处理第84页
    6.4 实验误差分析第84-85页
    6.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结论第86-87页
    展望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作者简介第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我国法官角色定位研究
下一篇:磁耦合谐振式无接触电能传输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