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法官角色概述 | 第10-19页 |
(一) 法官角色的概念、特征 | 第10-12页 |
1、法官的概念及特征 | 第10-11页 |
2、法官角色的内涵及分类 | 第11-12页 |
(二) 法官角色的国内外比较与中国法官角色的演变 | 第12-14页 |
1、国外法官角色与中国法官角色之比较 | 第12-13页 |
2、中国法官角色的历史演变 | 第13-14页 |
(三) 中国司法改革对法官角色定位的影响 | 第14-17页 |
1、四个五年改革纲要中法官角色定位的依据进行对比分析 | 第14-15页 |
2、历次司法改革对法官角色定位的影响 | 第15-17页 |
(四) 当前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官角色定位的研究价值 | 第17-19页 |
1、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司法公信力 | 第17页 |
2、有利于法官职业化、专业化、精英化 | 第17页 |
3、有利于提高审判质效,促进司法公正 | 第17-19页 |
二、当下中国社会对法官角色的多元预期及角色冲突 | 第19-25页 |
(一) 中国社会多元预期中法官角色 | 第19-21页 |
1、立法者创设中的法官角色 | 第19页 |
2、政治预期中的法官角色 | 第19-20页 |
3、民众期望中的法官角色 | 第20页 |
4、司法实践中的法官角色 | 第20-21页 |
(二) 现实中中国法官角色存在的外在冲突与内在矛盾 | 第21-25页 |
1、中国法官角色存在的外在冲突 | 第21-23页 |
2、中国法官角色的内在矛盾 | 第23-25页 |
三、当下中国法官角色定位偏离的制约因素 | 第25-31页 |
(一) 导致法官角色定位偏离的外在因素 | 第25-28页 |
1、审判独立的艰难确立与现实障碍 | 第25-26页 |
2、法官职业保障制度不完善 | 第26页 |
3、司法公信力不足制约法官职业角色实现 | 第26-27页 |
4、案件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且愈发明显 | 第27页 |
5、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断增加导致其司法救济底线的失衡 | 第27页 |
6、司法政策频繁变动的影响 | 第27-28页 |
(二) 导致法官角色偏离的内在因素 | 第28-31页 |
1、法官的能力素质和自身修养有待提升 | 第28页 |
2、传统社会文化中受实质性思维模式影响较重 | 第28-29页 |
3、缺失法律信仰 | 第29页 |
4、职业尊荣感降低 | 第29页 |
5、规则意识淡化 | 第29-31页 |
四、司法改革背景下实现法官角色恰当定位的基本路径 | 第31-40页 |
(一) 当下司法改革实现法官角色恰当定位的目标指向—"让法官更像法官" | 第31-34页 |
1、建立法官管理制度,提高法官专业化 | 第31-32页 |
2、实行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清除司法"地方化" | 第32页 |
3、强化审判责任制,确保司法公正 | 第32-33页 |
4、继续完善司法公开,增加司法透明度 | 第33-34页 |
(二) 当下司法改革中实现法官角色恰当定位的价值理念 | 第34-38页 |
1、法官在思维方式上的定位:精英化和职业化 | 第34-35页 |
2、法官在审判方式上的定位:在规范性与通俗性之间 | 第35-37页 |
3、法官在调解技巧中的定位:趋于民众化 | 第37-38页 |
(三) 司法改革中实现法官角色恰当定位的终极追求—"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 | 第38-40页 |
1、从功能角色的恰当定位:纠纷的裁决者 | 第38-39页 |
2、从职业角色的恰当定位:纯粹的司法者 | 第39页 |
3、从社会角色的恰当定位:一线的法律适用者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