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22-24页 |
1 绪论 | 第24-4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4-27页 |
1.2 子结构方法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1.3 多层梁板结构多尺度方法研究进展 | 第29-34页 |
1.3.1 渐近均匀化方法 | 第30-31页 |
1.3.2 变分渐近方法 | 第31-33页 |
1.3.3 计算均匀化方法 | 第33-34页 |
1.4 带隙材料研究概述 | 第34-38页 |
1.5 珍珠层复合材料研究概述 | 第38-41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41-44页 |
2 基于多重多级子结构技术的层合梁板材料多尺度算法 | 第44-74页 |
2.1 引言 | 第44-45页 |
2.2 子结构边界假设方法 | 第45-51页 |
2.2.1 细尺度计算 | 第45-48页 |
2.2.2 粗尺度计算 | 第48-49页 |
2.2.3 降尺度计算 | 第49页 |
2.2.4 与扩展多尺度有限元的联系 | 第49-51页 |
2.3 高阶边界条件 | 第51-55页 |
2.3.1 平面问题边界条件 | 第51-52页 |
2.3.2 厚度方向边界条件 | 第52-55页 |
2.4 多尺度动力分析算法 | 第55-57页 |
2.5 数值算例 | 第57-72页 |
2.5.1 平面问题 | 第57-59页 |
2.5.2 夹芯梁问题 | 第59-64页 |
2.5.3 多层梁问题 | 第64-65页 |
2.5.4 复合材料点阵结构 | 第65-70页 |
2.5.5 动力响应问题 | 第70-7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3 声光晶体的多重多级子结构算法 | 第74-107页 |
3.1 引言 | 第74页 |
3.2 能带分析的多重多级子结构算法 | 第74-84页 |
3.2.1 传统有限元能带分析 | 第74-78页 |
3.2.2 多重多级子结构算法 | 第78-83页 |
3.2.3 两种方法的区别 | 第83-84页 |
3.3 传输特性分析的多重多级子结构算法 | 第84-86页 |
3.3.1 声子晶体子结构算法 | 第84-85页 |
3.3.2 光子晶体子结构算法 | 第85-86页 |
3.4 算法计算效率分析 | 第86-92页 |
3.4.1 初始向量对效率的影响 | 第86-88页 |
3.4.2 不同网格密度下精度和效率分析 | 第88-92页 |
3.5 数值算例 | 第92-100页 |
3.5.1 三维局域共振系统 | 第92-93页 |
3.5.2 Lamb波的缺陷态系统 | 第93-96页 |
3.5.3 Bragg波导 | 第96-100页 |
3.6 声光晶体的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 | 第100-105页 |
3.6.1 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100-102页 |
3.6.2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0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4 弹性波在珍珠层复合材料中的传播特性 | 第107-122页 |
4.1 引言 | 第107页 |
4.2 一维拉伸-剪切链模型 | 第107-113页 |
4.2.1 模型的描述及假设 | 第107-109页 |
4.2.2 传递矩阵法 | 第109-111页 |
4.2.3 色散关系 | 第111-113页 |
4.3 有限元能带分析 | 第113-119页 |
4.4 传输特性分析 | 第119-12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5 仿生珍珠层隔振材料设计和参数分析 | 第122-140页 |
5.1 引言 | 第122-123页 |
5.2 物理参数对珍珠层带隙的影响 | 第123-127页 |
5.2.1 材料参数对带隙的影响 | 第123-125页 |
5.2.2 几何参数对带隙的影响 | 第125-127页 |
5.3 缺陷对珍珠层能带结构的影响 | 第127-134页 |
5.3.1 建模与方法 | 第127-128页 |
5.3.2 点缺陷与线缺陷 | 第128-130页 |
5.3.3 裂纹缺陷 | 第130-132页 |
5.3.4 随机材料分布 | 第132-134页 |
5.4 三维隔振材料设计 | 第134-139页 |
5.4.1 三维能带结构 | 第134-136页 |
5.4.2 简谐振动环境 | 第136-137页 |
5.4.3 随机振动环境 | 第137-13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40-143页 |
6.1 总结 | 第140-141页 |
6.2 创新点摘要 | 第141-142页 |
6.3 展望 | 第142-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9页 |
附录A 基于SiPESC平台的多重多级子结构静力程序研发 | 第159-16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69-171页 |
致谢 | 第171-173页 |
作者简介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