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2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程 | 第10-14页 |
1.2.1 小贷款公司的定义 | 第10-11页 |
1.2.2 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背景 | 第11-12页 |
1.2.3 小额贷款公司的特点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山东省聊城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概述 | 第20-26页 |
2.1 聊城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规模 | 第20-21页 |
2.2 聊城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业务介绍 | 第21-22页 |
2.3 聊城市小额贷款公司员工情况 | 第22页 |
2.4 聊城市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的来源渠道 | 第22页 |
2.5 聊城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状况 | 第22-26页 |
2.5.1 贷款相对小额、分散 | 第22-24页 |
2.5.2 贷款服务多面向微型企业与“三农” | 第24页 |
2.5.3 经营业绩较好,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山东聊城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26-32页 |
3.1 小额贷款公司性质定位模糊 | 第26-28页 |
3.1.1 小额贷款公司缺乏明确的法律定位 | 第26-27页 |
3.1.2 小额贷款公司在实际运营中有偏离政策目标倾向 | 第27页 |
3.1.3 小额贷款公司身份不明确造成税赋负担重 | 第27-28页 |
3.2 资金来源渠道匮乏,融资杠杆不到位 | 第28页 |
3.3 转制村镇银行面临的难点 | 第28-30页 |
3.4 内部治理不完善 | 第30-31页 |
3.4.1 内部人控制问题存在风险 | 第30页 |
3.4.2 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第30-31页 |
3.5 产品和服务创新动力不足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国内优秀小贷公司的发展启示 | 第32-35页 |
4.1 最赚钱的小贷公司——阿里小贷 | 第32-33页 |
4.1.1 阿里小贷概况 | 第32页 |
4.1.2 阿里小贷对聊城市小贷公司的发展启示 | 第32-33页 |
4.2 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小贷公司——鲈乡小贷公司 | 第33-35页 |
4.2.1 鲈乡小贷概述 | 第33-34页 |
4.2.2 鲈乡小贷对聊城市小贷公司的启示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建议 | 第35-42页 |
5.1 明确小贷公司的性质界定 | 第35页 |
5.2 建立有效的资金供给机制 | 第35-37页 |
5.3 转制为村镇银行 | 第37-38页 |
5.3.1 适度降低小贷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的条件和标准 | 第37-38页 |
5.3.2 促进小额贷款公司与村镇银行的合作 | 第38页 |
5.4 完善内部治理 | 第38-39页 |
5.4.1 规范业务流程,严格风险管理 | 第38页 |
5.4.2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 第38-39页 |
5.5 创新融资思路,拓宽融资渠道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