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清律例》看清代职务犯罪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大清律例》中职务犯罪的分类 | 第12-13页 |
(一) 受赃犯罪 | 第12页 |
(二) 渎职犯罪 | 第12页 |
(三) 官吏司法上的犯罪 | 第12-13页 |
(四) 官吏军事上的犯罪 | 第13页 |
(五) 诈伪犯罪 | 第13页 |
(六) 违反职制犯罪 | 第13页 |
二、《大清律例》中职务犯罪的主要内容 | 第13-29页 |
(一) 受赃犯罪 | 第14-18页 |
1. 贪污罪 | 第14-15页 |
2. 受贿罪 | 第15-18页 |
(二) 渎职犯罪 | 第18-21页 |
1. 失职行为 | 第18-20页 |
2. “坐赃致罪” | 第20-21页 |
(三) 官吏司法上的犯罪 | 第21-25页 |
1. 非法拘禁 | 第22页 |
2. 非法对待囚犯 | 第22-23页 |
3. 非法审判 | 第23-24页 |
4. 非法行刑 | 第24-25页 |
(四) 官吏军事上的犯罪 | 第25-26页 |
(五) 诈伪犯罪 | 第26-27页 |
(六) 违反职制犯罪 | 第27-29页 |
三、《大清律例》中职务罪规定的施行状况及其效果 | 第29-34页 |
(一) 监察制度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 第30-31页 |
(二) 皇权和法外开恩的庇佑 | 第31-32页 |
(三) 异途入仕影响官员队伍的素质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