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泵论文--各种用途论文

冲压成型屏蔽泵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3-15页
        1.2.1 屏蔽泵第13-14页
        1.2.2 冲压成型泵第14-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冲压成型屏蔽泵的结构设计第17-26页
    2.1 冲压成型屏蔽泵的整体结构设计第17-18页
    2.2 叶轮水力设计第18-20页
    2.3 蜗壳水力设计第20-22页
    2.4 冷却循环回路设计第22-25页
        2.4.1 内循环型第23页
        2.4.2 内循环理论计算第23-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CFD的冲压成型屏蔽泵数值模拟第26-36页
    3.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26-29页
        3.1.1 三维模型的建立第26-27页
        3.1.2 网格划分第27-29页
    3.2 三维湍流流场基本控制方程第29页
    3.3 数学计算模型第29页
    3.4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29-34页
        3.4.1 压力场分布第29-32页
        3.4.2 速度场分布第32-34页
    3.5 模拟及试验对比第34-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冲压成型屏蔽泵冷却循环回路的热流耦合第36-47页
    4.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6-38页
        4.1.1 三维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4.1.2 网格划分第37-38页
    4.2. 换热模型第38-41页
        4.2.1 屏蔽电动机传热问题第38-39页
        4.2.2 屏蔽电动机热量计算第39-41页
        4.2.3 求解设置第41页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1-44页
        4.3.1 压力场分布第41-42页
        4.3.2 温度场分布第42-44页
    4.4 中空轴孔径对冷却的影响第44-45页
    4.5 冷却循环流量第45-46页
    4.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冲压成型屏蔽泵轴向力的分析与平衡第47-62页
    5.1.轴向力理论计算第47-50页
        5.1.1 屏蔽泵产生轴向力的影响因素第47-48页
        5.1.2 盖板力T1计算第48-49页
        5.1.3 动反力T2的计算第49页
        5.1.4 电机转子两端压差力T3的计算第49-50页
        5.1.5 轮毂轴端压差力T4的计算第50页
    5.2 轴向力平衡第50-52页
    5.3 轴向力模拟第52-55页
        5.3.1 盖板力T1模拟第52-54页
        5.3.2 电机转子两端压差力T3的计算第54-55页
        5.3.3 轮毂轴端压差力T4的计算第55页
    5.4 轴向力试验验证第55-61页
        5.4.1 轴向力试验介绍第55-57页
        5.4.2 屏蔽泵轴向力实时测试装置第57-58页
        5.4.3 试验过程第58-60页
        5.4.4 试验结果第60-61页
    5.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叶片冲压工艺的研究第62-71页
    6.1 叶片成型过程第62页
    6.2 叶片冲压工艺分析第62-63页
    6.3 DYNAFORM介绍第63-64页
    6.4 建立实体第64页
    6.5 划分网格第64-65页
    6.6 材料属性定义第65页
    6.7 模拟工序及控制参数第65-66页
    6.8 模拟结果分析第66-68页
    6.9 回弹分析第68-70页
    6.10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7.1 研究结果与总结第71-72页
    7.2 研究工作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比转速蜗壳式混流泵三元水力设计及数值模拟
下一篇:DGNB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评价方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