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 英汉缩略语言词对照 | 第14-15页 |
| 前言 | 第15-16页 |
| 第一部分 1067例胎膜早破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 第16-2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 1.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 1.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3 分组 | 第17页 |
| 1.4 统计方法 | 第17-18页 |
| 2 结果 | 第18-21页 |
| 2.1 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及未足月胎膜早破在早产中的比重 | 第18页 |
| 2.2 胎膜早破剖宫产指征分析 | 第18-19页 |
| 2.3 胎膜早破发生胎儿窘迫的比较 | 第19-20页 |
| 2.4 胎膜早破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较 | 第20页 |
| 2.5 产后出血的发生 | 第20-21页 |
| 3 讨论 | 第21-22页 |
| 4 结论 | 第22-23页 |
| 第二部分 胎膜早破与感染的相关研究 | 第23-30页 |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 1.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 1.2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 1.3 分组 | 第25页 |
| 1.4 统计方法 | 第25页 |
| 2 结果 | 第25-27页 |
| 2.1 胎膜早破合并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 | 第25-26页 |
| 2.2 胎膜早破患者产后新生儿咽拭子及胎盘胎膜分泌物的细菌培养 | 第26页 |
| 2.3 胎膜早破与感染 | 第26-27页 |
| 3 讨论 | 第27-29页 |
| 4 结论 | 第29-30页 |
| 4.1 感染与胎膜早破 | 第29页 |
| 4.2 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感染 | 第29页 |
| 4.3 预防感染的发生 | 第29-30页 |
| 全文总结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 综述 | 第33-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 附录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