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神经系肿瘤论文--颅内肿瘤及脑肿瘤论文

131I标记包覆阿霉素的纳米载体对荷瘤鼠的联合治疗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1-13页
前言第13-28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3-25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25-28页
一、纳米药物载体(~(131)I-DOX-NL)的制备第28-43页
    1.1 对象和方法第30-34页
        1.1.1 主要的实验试剂和器材第30-31页
        1.1.2 制备 NL第31页
        1.1.3 制备DOX-NL第31-32页
        1.1.4 制备~(131)I标记的纳米载体(~(131)I-DOX-NL)第32-33页
        1.1.5 纳米载体的表征第33-34页
        1.1.6 纳米载体中DOX的释放实验第34页
    1.2 结果第34-38页
        1.2.1 BSA-PCL结合体的合成第34-35页
        1.2.2 ~(131)I-DOX-NL结合体的合成第35-37页
        1.2.3 新型纳米载体~(131)I-DOX-NL中DOX释放率的测定第37-38页
    1.3 讨论第38-42页
    1.4 小结第42-43页
        1.4.1 采用超声乳化自组装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双亲性蛋白质-高分子结合体(~(131)I-DOX-NL)第42页
        1.4.2 ~(131)I-DOX-NL中的DOX缓释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第42页
        1.4.3 单位质量的NL最高标记~(131)I的放射性活度第42-43页
二、细胞水平实验第43-65页
    (一) ~(131)I-DOX-NL细胞水平实验第44-57页
        2.1. 对象和方法第45-52页
            2.1.1 细胞培养第46-48页
            2.1.2 FITC标记NL结合体的制备第48-49页
            2.1.3 纳米载体修饰后的细胞摄取实验第49页
            2.1.4 细胞毒性分析第49-51页
            2.1.5 统计方法第51-52页
        2.2 实验结果第52-55页
            2.2.1 细胞摄取纳米载体第52-53页
            2.2.2 DOX-NL及DOX的IC_(50)值第53-54页
            2.2.3 联合治疗疗效评估第54-55页
        2.3 讨论第55-56页
        2.4 总结第56-57页
            2.4.1 经纳米载体修饰后的递药系统表现为高细胞摄取率第56页
            2.4.2 联合治疗介导的细胞毒性大于单纯的放疗或化疗介导的细胞毒性第56-57页
    (二) cRGD-~(131)I-DOX-NL介导靶向治疗的细胞水平实验第57-65页
        2.5. 对象和方法第59-61页
            2.5.1 主要的实验试剂和器材第59-60页
            2.5.2 纳米载体(cRGD-~(131)I-DOX-NL)的制备第60-61页
            2.5.3 cRGD单抗修饰的~(131)I-DOX-NL及未经表面修饰的~(131)I-DOX-NL结合体的细胞内吞第61页
            2.5.4 细胞毒性分析第61页
        2.6. 实验结果第61-63页
            2.6.1 细胞胞吞实验分析结果第61-62页
            2.6.2 细胞毒性分析结果第62-63页
        2.7 讨论第63-64页
        2.8 小结第64-65页
三、核素纳米载体~(131)I-DOX-NL的放疗-化疗种植瘤效果评价第65-97页
    3.1 对象和方法第67-73页
        3.1.1 细胞准备第68-69页
        3.1.2. 实验动物第69页
        3.1.3. 裸鼠荷瘤模型的建立第69-72页
        3.1.4. 统计学处理第72-73页
    3.2 实验结果第73-94页
        3.2.1 U87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第73-74页
        3.2.2 给药方式的选择第74-75页
        3.2.3 放射性纳米载体的荷瘤鼠体内分布实验第75-81页
        3.2.4 放射性纳米载体的抗肿瘤效果研究第81-84页
        3.2.5 裸鼠体重变化情况第84-87页
        3.2.6 生存曲线分析第87-88页
        3.2.7 病理学切片研究第88-89页
        3.2.8 U87荷瘤裸鼠瘤体内注射药物后SPECT显像情况第89-94页
    3.3 讨论第94-96页
        3.3.1 给药方式的选择第94-95页
        3.3.2 抗肿瘤效果评价第95-96页
    3.4 小结第96-97页
全文结论第97-100页
论文创新点第100-102页
后续工作及展望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13-114页
综述第114-125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121-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92钢持久寿命若干预测技术的分析
下一篇:高中英语课堂动态生成教学调查研究--以赣州高中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