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犯罪比较研究--兼谈信用卡犯罪争议问题的宏观解决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我国信用卡犯罪立法与争议问题概述 | 第11-16页 |
(一) 我国现行信用卡犯罪的刑法规制 | 第11-13页 |
1. 处罚的行为 | 第11页 |
2. 以损害程度定刑罚轻重 | 第11-12页 |
3. 重刑处罚 | 第12页 |
4. 明确定义信用卡 | 第12-13页 |
(二) 信用卡犯罪主要争议问题 | 第13-16页 |
1. 盗窃信用卡并加以使用 | 第13-14页 |
2. 拾得信用卡并加以使用 | 第14页 |
3. 以欺骗、侵占等手段获取他人信用卡并加以使用 | 第14页 |
4. 伪造信用卡并加以使用 | 第14-15页 |
5. 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 第15-16页 |
6. 恶意透支的 | 第16页 |
二、信用卡犯罪的争议实质 | 第16-24页 |
(一) 信用卡犯罪客体的误解 | 第17-21页 |
(二) 信用卡犯罪对象的忽视 | 第21-23页 |
(三) 信用卡犯罪行为的分割 | 第23-24页 |
三、信用卡犯罪的刑法规制之域外考察与启示 | 第24-34页 |
(一) 信用卡犯罪刑法规制之域外概况 | 第25-31页 |
1. 日本的立法例 | 第25-27页 |
2. 我国台湾的立法例 | 第27-28页 |
3. 香港的立法例 | 第28-29页 |
4. 美国的立法例 | 第29-31页 |
(二) 信用卡犯罪的刑法规制之域外启示 | 第31-34页 |
1. 域外立法关于预备犯、帮助犯的规制更为彻底 | 第31-32页 |
2. 域外配套立法更为完善 | 第32页 |
3. 域外立法明确定位信用卡 | 第32-33页 |
4. 域外立法对信用卡犯罪设立了专门规定 | 第33-34页 |
四、完善我国信用卡犯罪立法的建议 | 第34-39页 |
(一) 刑法条文的完善建议 | 第34-36页 |
1. 刑法条文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2. 刑法条文的完善途径 | 第35-36页 |
(二) 关于预备犯、帮助犯处罚的建议 | 第36页 |
(三) 关于兜底条款的建议 | 第36-37页 |
(四) 配套立法的完善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