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努斯鲍姆正义理论探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9页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2 努斯鲍姆其人其说 | 第15-18页 |
2.1 努斯鲍姆其人 | 第15页 |
2.2 努斯鲍姆主要学术著作 | 第15-16页 |
2.3 努斯鲍姆的正义理论发展历程 | 第16-18页 |
3 从诗性正义到能力正义 | 第18-30页 |
3.1 诗性正义的提出与转向 | 第18-22页 |
3.1.1 诗与正义 | 第18-19页 |
3.1.2 诗性正义的提出 | 第19-21页 |
3.1.3 走向能力正义 | 第21-22页 |
3.2 能力正义的提出 | 第22-28页 |
3.2.1 能力正义的思想来源 | 第22-23页 |
3.2.2 功利主义的缺陷与罗尔斯的未解难题 | 第23-26页 |
3.2.3 能力正义的内涵 | 第26-28页 |
3.3 能力正义与诗性正义 | 第28-30页 |
4 能力正义理论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 第30-34页 |
4.1 人工智能与老年护理 | 第30-31页 |
4.2 努斯鲍姆的“人类核心能力”与老年护理技术 | 第31-32页 |
4.3 扩展的能力路径——非工具主义的视角 | 第32-34页 |
5 对努斯鲍姆能力正义理论的评价 | 第34-37页 |
5.1 努斯鲍姆的理论贡献 | 第34-35页 |
5.1.1 批判功利主义——重视文学与情感 | 第34页 |
5.1.2 能力路径提供了社会正义的新视角 | 第34-35页 |
5.1.3 尊重多元主义 | 第35页 |
5.2 努斯鲍姆的理论缺陷 | 第35-37页 |
5.2.1 对直觉性概念的依赖 | 第35-36页 |
5.2.2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