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1.1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及不同时期对观测系统设计的要求 | 第8-9页 |
1.1.2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设计的意义 | 第9-10页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 | 第13-26页 |
2.1 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的基本理论 | 第13-16页 |
2.2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概述 | 第16-18页 |
2.2.1 观测系统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2.2.2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分类 | 第16-18页 |
2.3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的要求 | 第18-23页 |
2.3.1 地质任务和地震地质条件的要求 | 第19-20页 |
2.3.2 现场处理软件和方法的要求 | 第20页 |
2.3.3 采集成本的要求 | 第20-21页 |
2.3.4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21-22页 |
2.3.5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的流程 | 第22-23页 |
2.4 三维地震评价 | 第23-26页 |
2.4.1 面元属性分析 | 第23-24页 |
2.4.2 照明度分析 | 第24-25页 |
2.4.3 三维地震正演模拟方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的参数论证 | 第26-33页 |
3.1 分辨率的计算 | 第26-27页 |
3.2 道距的选取与面元大小 | 第27-28页 |
3.3 炮检距的选取 | 第28-30页 |
3.4 非纵距 | 第30页 |
3.5 覆盖次数 | 第30-31页 |
3.6 偏移孔径 | 第31页 |
3.7 记录长度 | 第31页 |
3.8 宽、窄方位角 | 第31-32页 |
3.9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 | 第33-73页 |
4.1 地质任务 | 第33页 |
4.2 区域概况 | 第33-40页 |
4.2.1 地理概况 | 第33-34页 |
4.2.2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 第34-39页 |
4.2.3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 第39-40页 |
4.3 资料分析及技术对策 | 第40-44页 |
4.3.1 资料分析 | 第40-44页 |
4.3.2 技术难点 | 第44页 |
4.3.3 技术对策 | 第44页 |
4.4 采集方法论证 | 第44-58页 |
4.4.1 地球物理参数 | 第44-45页 |
4.4.2 观测系统参数论证 | 第45-58页 |
4.5 激发参数分析 | 第58-65页 |
4.5.1 激发类型的选择 | 第59页 |
4.5.2 炸药激发参数的选择 | 第59-60页 |
4.5.3 激发参数分区 | 第60-61页 |
4.5.4 激发参数的确定 | 第61-63页 |
4.5.5 物理点偏移论证 | 第63-65页 |
4.6 接收参数分析 | 第65-67页 |
4.6.1 仪器参数的选择 | 第65页 |
4.6.2 检波器组合参数 | 第65-67页 |
4.7 应用效果分析 | 第67-73页 |
4.7.1 覆盖次数分析 | 第67页 |
4.7.2 采集单炮分析 | 第67-71页 |
4.7.3 现场处理剖面分析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