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形成与发展论文

异地与就地两种城镇化模式研究--以镇原县和敦煌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23页
        1.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1-13页
        1.2.2 国际研究进展第13-18页
        1.2.3 国内研究进展第18-23页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3-25页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3-24页
        1.3.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第二章 两种城镇化的理论模式的总结第25-36页
    2.1 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概述第25-29页
        2.1.1 两种人口迁移模式比较第25-27页
        2.1.2 人口迁移与人口城镇化历程第27-29页
    2.2 两种典型的城镇化模式第29-35页
        2.2.1 异地城镇化模式第29-31页
        2.2.2 就地城镇化模式第31-35页
    2.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异地城镇化模式:镇原县案例第36-51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36页
    3.2 调研对象选取、资料收集和样本概况第36-37页
        3.2.1 调研对象选取与资料获取第36-37页
        3.2.2 样本情况第37页
    3.3 人口迁移及其城镇化模式第37-47页
        3.3.1 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第37-40页
        3.3.2 基于不同属性的人口迁移空间分布特征第40-44页
        3.3.3 人口城镇化的就业特征与居住方式第44-47页
    3.4 影响因素第47-50页
        3.4.1 迁出地的推力因素第47-48页
        3.4.2 迁入地的吸力因素第48-49页
        3.4.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外出务工人口的推动因子分析第49-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就地城镇化模式:敦煌市案例第51-59页
    4.1 研究区概况第51页
    4.2 调研对象选取、资料收集和样本概况第51-52页
    4.3 人口城镇化的现状特征第52-53页
        4.3.1 人口迁移现状与空间分布第52页
        4.3.2 居住特征第52-53页
    4.4 农(业)-服(务业)驱动模式第53-57页
    4.5 影响因素第57-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结论第59-61页
    5.1 主要结论第59页
    5.2 创新尝试第59-60页
    5.3 不足之处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1第65-69页
附录2第69-7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氯生、锌离子慢性暴露对中华大蟾蜍的毒性效应研究
下一篇: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