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方法 | 第8-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1.3 研究的方法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2章 阿拉伯数字及其标志的基本概述 | 第11-17页 |
2.1 阿拉伯数字的概述 | 第11-12页 |
2.1.1 数字的概念 | 第11页 |
2.1.2 数字的产生与发展情况 | 第11-12页 |
2.1.3 数字艺术的概念 | 第12页 |
2.2 阿拉伯数字标志的概述 | 第12-17页 |
2.2.1 数字标志的功能及特征 | 第12-13页 |
2.2.2 数字标志的应用范围 | 第13-15页 |
2.2.3 数字标志的优势 | 第15-17页 |
第3章 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形与意研究 | 第17-29页 |
3.1 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 | 第17-20页 |
3.1.1 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原则 | 第17页 |
3.1.2 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形式 | 第17-20页 |
3.2 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形与意 | 第20-29页 |
3.2.1 标志的形与意 | 第20-22页 |
3.2.1.1 融合自然的形 | 第20-21页 |
3.2.1.2 人工创意的形 | 第21页 |
3.2.1.3 事物属性的意 | 第21页 |
3.2.1.4 人工创意的意 | 第21-22页 |
3.2.2 阿拉伯数字标志的形意表现技法 | 第22-24页 |
3.2.2.1 同构技法 | 第22页 |
3.2.2.2 正负形技法 | 第22-23页 |
3.2.2.3 立体造型技法 | 第23页 |
3.2.2.4 元素替换技法 | 第23-24页 |
3.2.3 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形与意创新方法 | 第24-29页 |
3.2.3.1 意前形后 | 第24-25页 |
3.2.3.2 形前意后 | 第25页 |
3.2.3.3 意与意的联想 | 第25-26页 |
3.2.3.4 意的置换 | 第26-27页 |
3.2.3.5 形与形的联想 | 第27页 |
3.2.3.6 形的重复 | 第27-29页 |
第4章 基于阿拉伯数字标志设计形与意研究的探索和实践 | 第29-35页 |
4.1 《丹江口市33周年》选题背景 | 第29页 |
4.2 《丹江口市33周年》设计思路 | 第29-35页 |
4.2.1 主题定位 | 第29-30页 |
4.2.2 发现元素 | 第30页 |
4.2.3 毕业设计 | 第30-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