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成分及制剂研究
| 中文论著摘要 | 第4-6页 |
| 英文论著摘要 | 第6-8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论文一 柏子仁活性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 第11-18页 |
| 1 仪器试剂 | 第11页 |
| 2 提取分离 | 第11-13页 |
| 3 分离流程 | 第13页 |
| 4 结构鉴定 | 第13-16页 |
| 5 结果 | 第16-17页 |
| 6 讨论 | 第17页 |
| 7 结论 | 第17-18页 |
| 论文二 柏子仁总萜类成分的提取及工艺优化 | 第18-23页 |
| 1 仪器与试药 | 第18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8-21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3页 |
| 论文三 柏子仁中蛋白质成分的含测方法研究 | 第23-28页 |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3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3-26页 |
| 3 结果 | 第26-27页 |
| 4 讨论 | 第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论文四 柏子仁总萜类成分的镇静、催眠和耐缺氧作用 | 第28-32页 |
| 1 材料 | 第28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 3 结果 | 第29-30页 |
| 4 讨论 | 第30-32页 |
| 论文五 柏子仁总萜类成分滴丸的制备工艺优选 | 第32-37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2-35页 |
| 3 讨论 | 第35-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附图 | 第42-47页 |
| 综述 | 第47-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个人简介 | 第53-54页 |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