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锂空气电池概述 | 第11-15页 |
1.2.1 锂空气电池分类及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2.2 锂空气电池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锂空气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3.1 碳材料 | 第15-17页 |
1.3.2 非碳催化剂 | 第17-22页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2.1 实验药品与设备 | 第24-25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4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2.2.1 材料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2 锂空气电池正极片的制备 | 第26页 |
2.2.3 锂空气电池的组装 | 第26-27页 |
2.2.4 锂空气电池的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27页 |
2.3 材料表征方法 | 第27-29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7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28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8页 |
2.3.4 X射线能谱分析(EDS) | 第28页 |
2.3.5 N_2等温吸脱附测试 | 第28页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8页 |
2.3.7 热重分析(TGA) | 第28-29页 |
第3章 单模板介孔碳泡沫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29-40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单模板介孔碳泡沫的制备 | 第29-30页 |
3.3 单模板介孔碳泡沫的物化性能表征 | 第30-36页 |
3.3.1 MCF-H7样本的物化性能表征 | 第30-34页 |
3.3.2 SiO_2硬模板剂用量对单模板介孔碳泡沫形貌与结构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 单模板介孔碳泡沫在锂空气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 第36-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双模板介孔碳泡沫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40-56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双模板介孔碳泡沫的制备 | 第40页 |
4.3 双模板介孔碳泡沫的物化性能表征 | 第40-46页 |
4.3.1 MCF-H7-S2.5 样本的物化性能表征 | 第40-43页 |
4.3.2 F127软模板剂用量对双模板介孔碳泡沫形貌与结构的影响 | 第43-46页 |
4.4 双模板介孔碳泡沫在锂空气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 第46-48页 |
4.5 氮、氧杂原子掺杂对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48-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氧化钌/碳(RUO_2/MC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56-63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RUO_2/MCF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6页 |
5.3 RUO_2/MCF复合材料的物化性能表征 | 第56-59页 |
5.4 RUO_2/MCF复合材料在锂空气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 第59-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