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政治制度论文--公民权利与义务论文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内容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7-9页
一、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的概述第9-13页
    (一)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的概念第9页
    (二)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的特征第9-10页
    (三)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的功能第10-11页
    (四) 完善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的意义第11-13页
二、我国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之现实困境第13-21页
    (一) 政府权力“主导”行政决策第13-14页
    (二)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付之阙如第14-16页
    (三) 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设计不规范第16-18页
    (四) 行政决策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备第18-19页
    (五) 行政诉讼救济及监督渠道不顺畅第19-21页
        1、行政公益诉讼缺失第19-20页
        2、立法机关监督缺位第20-21页
三、域外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的运行概要及经验借鉴第21-26页
    (一) 域外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的运行概要第21-23页
        1、英国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的运行概要第21-22页
        2、德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的运行概要第22-23页
        3、美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的运行概要第23页
    (二) 域外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借鉴第23-26页
        1、法制完备,程序严格第24页
        2、规划科学,方式恰当第24页
        3、重视民意,积极反馈第24页
        4、公开信息,决策透明第24-25页
        5、多元监督,司法约束第25-26页
四、完善我国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的途径第26-32页
    (一) 完善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的立法规制第26-27页
    (二) 合理限定行政决策参与的主体第27-29页
        1、把握参与决策公众的“度”与“量”第27-28页
        2、保证专家参与的专业性和独立性第28页
        3、推动公共利益代表组织发展第28-29页
    (三) 规范行政决策听证会制度运作第29-30页
    (四) 健全行政决策信息公开制度第30页
    (五) 司法救济构想与强化人大监督第30-32页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致谢第35-36页
个人简历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支座失效后隔震结构多维地震响应分析及损伤路径识别
下一篇:预拌混凝土早期裂缝分级控制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