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13-20页 |
1. 结核病的免疫病理机制 | 第13-14页 |
2. 结核病治疗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 | 第14-16页 |
3. MASP-2的结构和功能 | 第16-19页 |
4. 实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一章 rAd-hMASP-2的构建 | 第20-32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1.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页 |
1.1.2 主要试剂用品 | 第20-21页 |
1.1.3 方法 | 第21-25页 |
1.2 结果 | 第25-30页 |
1.2.1 hMASP-2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第25页 |
1.2.2 pYr-ads-4-hMASP-2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25-26页 |
1.2.3 pYr-ads-4-MASP-2质粒的测序验证 | 第26-28页 |
1.2.4 pAd-4-hMASP2的XbaI单酶切鉴定 | 第28页 |
1.2.5 pAd-4-hMASP2质粒测序验证 | 第28页 |
1.2.6 重组腺病毒的PCR验证 | 第28-29页 |
1.2.7 rAd-hMASP2的扩增和滴度的检测 | 第29-30页 |
1.3 讨论 | 第30-31页 |
1.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BCG感染结核性肉芽肿形成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32-4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7页 |
2.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2页 |
2.1.2 主要试剂用品 | 第32页 |
2.1.3 方法 | 第32-37页 |
2.2 结果 | 第37-40页 |
2.2.1 BCG扩增培养后浓度测定 | 第37页 |
2.2.2 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肺组织荷菌量比较 | 第37-38页 |
2.2.3 不同时间点小鼠肺组织肉芽肿面积变化 | 第38页 |
2.2.4 第3周各组小鼠肺组织荷菌量比较 | 第38-39页 |
2.2.5 第3周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和肉芽肿面积比较 | 第39-40页 |
2.3 讨论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hMASP-2在小鼠体内表达及其活性的检测 | 第42-4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3.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2页 |
3.1.2 主要试剂用品 | 第42页 |
3.1.3 方法 | 第42-46页 |
3.2 结果 | 第46-48页 |
3.2.1 hMASP-2在小鼠肺组织的表达 | 第46页 |
3.2.2 hMASP-2的裂解C4活性检测 | 第46-48页 |
3.3 讨论 | 第48页 |
3.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hMASP-2对结核性肉芽肿小鼠生存率的影响 | 第49-5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4.1.1 实验动物 | 第49页 |
4.1.2 菌株 | 第49页 |
4.1.3 其他 | 第49页 |
4.1.4 方法 | 第49-50页 |
4.2 结果 | 第50-51页 |
4.3 讨论 | 第51-52页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hMASP-2对结核性肉芽肿病理损伤的影响 | 第53-61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5.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3页 |
5.1.2 主要试剂用品 | 第53页 |
5.1.3 方法 | 第53-55页 |
5.2 结果 | 第55-59页 |
5.2.1 小鼠肺组织肉眼形态 | 第55-56页 |
5.2.2 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 | 第56-58页 |
5.2.3 小鼠肺组织细菌载量比较 | 第58-59页 |
5.3 讨论 | 第59-60页 |
5.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hMASP-2对小鼠肺结核肉芽组织巨噬细胞的影响 | 第61-72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6.1.1 主要设备仪器 | 第61页 |
6.1.2 主要试剂用品 | 第61页 |
6.1.3 方法 | 第61-64页 |
6.2 结果 | 第64-69页 |
6.2.1 免疫组化检测CD11b~+巨噬细胞 | 第64-66页 |
6.2.2 ELISA检测TNF-α分泌水平 | 第66-67页 |
6.2.3 RT-qPCR检测小鼠ccl2、il6、il8和il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 | 第67-69页 |
6.3 讨论 | 第69-71页 |
6.4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hMASP-2对小鼠肺结核肉芽肿组织T细胞的影响 | 第72-86页 |
7.1 材料与方法 | 第72-76页 |
7.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72页 |
7.1.2 主要试剂用品 | 第72页 |
7.1.3 方法 | 第72-76页 |
7.2 结果 | 第76-84页 |
7.2.1 免疫组化检测CD3~+T细胞 | 第76-77页 |
7.2.2 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及亚群的数量和百分比 | 第77-83页 |
7.2.3 ELISA检测IFN-γ的水平 | 第83-84页 |
7.3 讨论 | 第84-85页 |
7.4 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缩略语表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