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蒙交界区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预评估、快速评估、震害评估的关系 | 第11页 |
1.3.2 震害评估发展 | 第11-13页 |
1.3.3 现有模型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房屋建筑震害统计及分析 | 第16-45页 |
2.1 震害数据基础 | 第16-26页 |
2.2 房屋建筑物主要结构类型及震害统计 | 第26-34页 |
2.2.1 房屋主要结构类型 | 第26-33页 |
2.2.2 主要结构类型房屋震害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2.3 农村房屋建筑震害矩阵完善 | 第34-44页 |
2.3.1 贝塔分布函数 | 第34-35页 |
2.3.2 高烈度震害分布推演 | 第35-36页 |
2.3.3 各类房屋建筑震害矩阵完善 | 第36-43页 |
2.3.4 与南北地震带的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2.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人口统计及预测分析 | 第45-54页 |
3.1 概述 | 第45页 |
3.2 人口统计数据 | 第45-46页 |
3.3 人口预测 | 第46-52页 |
3.3.1 线性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3.3.2 logistics模型 | 第47-50页 |
3.3.3 BP神经网络人口预测模型 | 第50-52页 |
3.4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 | 第54-63页 |
4.1 设定地震选取 | 第54-56页 |
4.2 预评估方法与数据 | 第56-57页 |
4.3 设定地震震害损失预评估 | 第57-61页 |
4.4 基于致死性结果对比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3-65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3-64页 |
5.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附录 震害资料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