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结构光视觉的钢轨轮廓高速测量系统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接触式检测第12-13页
        1.2.2 非接触式检测第13-15页
    1.3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第17-19页
    2.0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17页
    2.1 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第17-18页
    2.2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3章 钢轨轮廓图像采集及预处理系统设计第19-29页
    3.1 钢轨轮廓图像采集系统第19-21页
        3.1.1 多传感器并行采样提高采样频率第19-20页
        3.1.2 采样间隔误差分析第20-21页
    3.2 钢轨轮廓图像预处理系统第21-28页
        3.2.1 FPGA的基本结构第21-23页
        3.2.2 FPGA和图像处理第23页
        3.2.3 基于FPGA的钢轨轮廓图像ROI提取第23-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轮廓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第29-36页
    4.1 摄像机透视投影模型第29-33页
        4.1.1 理想线性模型第29-32页
        4.1.2 非线性模型第32-33页
    4.2 结构光视觉测量模型第33-35页
    4.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5章 测量系统标定第36-46页
    5.1 结构光视觉测量系统标定方法简介第36-37页
        5.1.1 三维靶标直接标定法第36-37页
        5.1.2 二维平面靶标标定法第37页
    5.2 基于平面靶标的标定模型及求解方法第37-39页
        5.2.1 线性标定模型及解法第37-38页
        5.2.2 非线性标定模型及解法第38-39页
    5.3 标定实验第39-44页
        5.3.1 标定环境第39-40页
        5.3.2 标定步骤第40-41页
        5.3.3 标定实验数据分析第41-44页
    5.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6章 钢轨轮廓图像光条中心提取方法研究第46-54页
    6.1 常见的线结构光条中心提取方法第46-50页
    6.2 本文改进的光条中心提取方法第50-52页
        6.2.1 灰度重心法与Steger法光条中心提取效果对比第50-51页
        6.2.2 结合灰度重心法与Steger法光条中心提取算法第51-52页
    6.3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7章 钢轨轮廓数据校准问题研究第54-70页
    7.1 振动对钢轨轮廓数据的影响问题分析第54-57页
        7.1.1 仿射变换及其性质第54-55页
        7.1.2 振动对钢轨轮廓数据的影响问题建模第55-57页
    7.2 钢轨轮廓数据校准方法第57-67页
        7.2.1 ICP算法第57-59页
        7.2.2 本文校准算法第59-61页
        7.2.3 钢轨轮廓曲线特征点提取第61-65页
        7.2.4 最近点搜索第65-67页
    7.3 钢轨轮廓数据校准实验第67-69页
    7.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浪体育微博里约奥运会新闻传播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GIS的多样化终端洪水时空过程模拟与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