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地震生态影响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2 生态系统功能及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1 为开展地震生态影响评估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1.3.2 为地震灾区中长期跟踪监测奠定基础 | 第14页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第14-16页 |
1.4.1 研究范围 | 第14-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生态功能恢复效应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18-28页 |
2.1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 第18-22页 |
2.1.1 指标体系 | 第18-19页 |
2.1.2 计算方法 | 第19-22页 |
2.2 生物多样性功能评价 | 第22-25页 |
2.2.1 指标体系 | 第22-24页 |
2.2.2 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2.3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第25-27页 |
2.3.1 指标体系 | 第25-26页 |
2.3.2 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2.4 数据源 | 第27-28页 |
第3章 地震重灾区生态功能恢复效应评价 | 第28-52页 |
3.1 水土保持功能恢复效应评价 | 第28-43页 |
3.1.1 总体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 第28-30页 |
3.1.2 各县市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 第30-43页 |
3.2 水源涵养功能恢复效应评价 | 第43-48页 |
3.2.1 总体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第43-45页 |
3.2.2 各县市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第45-48页 |
3.3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恢复效应评价 | 第48-52页 |
3.3.1 总体的生境适宜性评价 | 第48-50页 |
3.3.2 各县市的生境适宜性评价 | 第50-52页 |
第4章 地震重灾区受损体植被土壤恢复评价 | 第52-59页 |
4.1 受损体植被土壤恢复取样调查 | 第52-53页 |
4.2 受损体植被土壤营养物恢复评价 | 第53-59页 |
4.2.1 土壤水分 | 第53-54页 |
4.2.2 土壤有效磷 | 第54-55页 |
4.2.3 土壤有效钾 | 第55-56页 |
4.2.4 土壤有效氮 | 第56-57页 |
4.2.5 土壤有机质 | 第57-58页 |
4.2.6 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地震重灾区生态恢复措施及对策 | 第59-63页 |
5.1 地震重灾区生态恢复状况 | 第59页 |
5.2 地震重灾区生态恢复措施及对策 | 第59-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