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拉萨市城市宗教空间构成及可持续更新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7页
    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2 研究缘起第12-16页
        1.2.1 拉萨市城市宗教空间承载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第13页
        1.2.2 拉萨市城市宗教空间中行为活动和功能发生变化第13-14页
        1.2.3 城市宗教空间传统历史风貌逐渐消失第14-15页
        1.2.4 城市宗教空间缺乏更新保护策略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1.3.1 研究的目的第16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第17-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3 研究框架第19页
    1.5 相关范围、概念界定第19-22页
        1.5.1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9-21页
        1.5.2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1-22页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22-27页
        1.6.1 国内外对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第22-24页
        1.6.2 国内外对西藏的相关研究第24-27页
第2章 藏传佛教影响下拉萨市的形成与发展第27-42页
    2.1 藏传佛教对城市形成及发展的影响第27-32页
        2.1.1 藏传佛教简述第27页
        2.1.2 藏传佛教的特点第27-28页
        2.1.3 藏传佛教的祈祷方式第28-29页
        2.1.4 藏传佛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29-30页
        2.1.5 藏传佛教对西藏城市建设的影响第30-32页
    2.2 拉萨及城市宗教空间发展概况第32-35页
        2.2.1 历史沿革第32-35页
        2.2.2 社会构成、宗教、文化概况第35页
    2.3 拉萨市中心城区宗教空间与拉萨市城市关系第35-41页
        2.3.1 中心城区城市宗教空间与拉萨市城市空间组织的关系第35-38页
        2.3.2 中心城区城市宗教空间与拉萨市城市道路形成的关系第38-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拉萨市城市宗教空间构成第42-97页
    3.1 拉萨市宗教建筑分布及空间概况第42-56页
        3.1.1 宗教建筑分布第42-44页
        3.1.2 拉萨市城市宗教空间概况第44-56页
    3.2 拉萨市城市宗教空间构成要素分析第56-66页
        3.2.1 空间形状第56-58页
        3.2.2 空间建筑第58-60页
        3.2.3 空间尺度第60-61页
        3.2.4 空间设施第61-62页
        3.2.5 空间界面第62-63页
        3.2.6 空间活动第63-66页
    3.3 重点城市宗教空间的构成与行为活动分析第66-83页
        3.3.1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择第66-68页
        3.3.2 重点城市宗教空间构成分析第68-75页
        3.3.3 重点城市宗教空间行为活动特征调查第75-83页
    3.4 不同人群对城市宗教空间需求分析第83-95页
        3.4.1 居民第83-87页
        3.4.2 商人第87-91页
        3.4.3 游客第91-95页
    3.5 城市宗教空间中存在的问题第95-96页
        3.5.1 空间环境第95页
        3.5.2 空间氛围第95-96页
        3.5.3 空间风貌第96页
        3.5.4 空间秩序第96页
    3.6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4章 城市宗教空间分类及可持续更新因子的确立第97-107页
    4.1 城市宗教空间分类第97-101页
        4.1.1 分类的目的第97-98页
        4.1.2 分类原则第98页
        4.1.3 分类因子的选择第98页
        4.1.4 分类方法第98-100页
        4.1.5 类型第100-101页
    4.2 类型特征第101-102页
        4.2.1 一类城市宗教空间构成特征第101页
        4.2.2 二类城市宗教空间构成特征第101-102页
        4.2.3 三类城市宗教空间构成特征第102页
    4.3 城市宗教空间可持续更新因子第102-105页
        4.3.1 空间形状第102-103页
        4.3.2 空间尺度第103页
        4.3.3 空间界面第103-104页
        4.3.4 空间设施第104-105页
        4.3.5 空间建筑第105页
    4.4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5章 城市宗教空间可持续更新策略第107-126页
    5.1 城市宗教空间可持续更新的目标第107-109页
        5.1.1 构建合理的城市宗教空间功能第107页
        5.1.2 营造积极的城市宗教空间氛围第107-108页
        5.1.3 建立有序的城市宗教空间秩序第108-109页
    5.2 城市宗教空间可持续更新原则第109-111页
        5.2.1 原真性原则第109-110页
        5.2.2 系统性原则第110页
        5.2.3 地域性原则第110-111页
        5.2.4 人性化原则第111页
    5.3 城市宗教空间可持续更新策略第111-125页
        5.3.1 一类城市宗教空间的可持续更新第111-117页
        5.3.2 二类城市宗教空间的可持续更新第117-122页
        5.3.3 三类城市宗教空间的可持续更新第122-125页
    5.4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结语第126-128页
    论文结论第126-127页
    研究创新第127页
    论文研究不足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3页
附录一 居民调查问卷第133-135页
附录二 商人调查问卷第135-137页
附录三 游客调查问卷第137-139页
附录四 城市宗教空间调查表第139-14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宁市农业多功能发展问题调查研究
下一篇:新常态下滨州市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