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高落差重力流输水管道水力特性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重力流输水管道水力特性基本理论 | 第19-32页 |
2.1 恒定流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2.2 瞬变流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2.3 瞬变流计算的特征线法 | 第21-26页 |
2.4 瞬变流基本边界条件 | 第26-29页 |
2.4.1 管道上游为恒定液面 | 第26页 |
2.4.2 管道下游端为阀门 | 第26-27页 |
2.4.3 管路中的阀门 | 第27-28页 |
2.4.4 管路中的串联管道 | 第28-29页 |
2.5 弹性水锤波速理论 | 第29-31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31-32页 |
第3章 重力流输水管道气体运动理论 | 第32-42页 |
3.1 有压管道内气泡的形成 | 第32-33页 |
3.1.1 管道中的自由气体 | 第32-33页 |
3.1.2 管道中自由气体的析出 | 第33页 |
3.2 有压输水管道中的液柱分离 | 第33-35页 |
3.2.1 无气体释放的液柱分离 | 第33-34页 |
3.2.2 气液混合的液柱分离 | 第34-35页 |
3.3 气液两相流流态及其运动规律 | 第35-38页 |
3.3.1 水平管道中的流态及其相互转化 | 第35-37页 |
3.3.2 竖直管道中的流态及特点 | 第37-38页 |
3.4 有压管道气液两相流的计算模型 | 第38-40页 |
3.4.1 气泡均匀分布模型 | 第38-39页 |
3.4.2 气泡离散分布模型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40-42页 |
第4章 距离及高差对重力流水力特性影响分析 | 第42-52页 |
4.1 管线长度和高差对输水特性影响分析 | 第43-47页 |
4.1.1 管线长度增加(高差基本不变) | 第43-44页 |
4.1.2 高差增加(管长基本不变) | 第44-46页 |
4.1.3 管长和高差同时增加 | 第46-47页 |
4.2 重力流输水实例分析 | 第47-50页 |
4.2.1 工程概况 | 第47-48页 |
4.2.2 水力特性分析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节 | 第50-52页 |
第5章 长距离高落差重力流输水管道水锤防护 | 第52-64页 |
5.1 瞬变流(水锤)产生原因和特点分析 | 第52-53页 |
5.1.1 重力流管道瞬变流起因 | 第52页 |
5.1.2 重力流管道瞬变压力特点 | 第52-53页 |
5.2 长距离高落差重力流输水管道中的水锤 | 第53-55页 |
5.3 长距离高落差重力流水锤防护计算目标和内容 | 第55-56页 |
5.3.1 水锤防护计算目标 | 第55页 |
5.3.2 水锤防护计算的内容 | 第55-56页 |
5.4 水锤防护设备及其边界条件 | 第56-62页 |
5.4.1 空气阀 | 第56-59页 |
5.4.2 两阶段液控蝶阀 | 第59-61页 |
5.4.3 超压泄压阀 | 第61-62页 |
5.4.4 双向调压塔 | 第62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62-64页 |
第6章 长距离高落差重力输水工程防护实例 | 第64-86页 |
6.1 甘孜州供水工程 | 第64-74页 |
6.1.1 基本工程情况 | 第64-66页 |
6.1.2 水锤防护方案比选 | 第66-74页 |
6.2 内蒙古某县级市供水工程 | 第74-84页 |
6.2.1 基本工程情况 | 第74-75页 |
6.2.2 水锤防护方案比选 | 第75-84页 |
6.3 本章小节 | 第84-86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