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文献综述第9-17页
引言第17-18页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的内涵、特点及重要性第18-28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相关概念及定位第18-21页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第18-19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第19-20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的内涵及定位第20-21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的特点第21-24页
        (一)以人文关怀理论为指导第21-22页
        (二)以人的需要为中心第22页
        (三)以尊重平等为前提第22-23页
        (四)以关心体贴为特质第23-24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的重要性第24-28页
        (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时代要求第24-25页
        (二)多元价值观背景下解决人们精神危机的社会需要第25-26页
        (三)新时期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贯彻落实的必然趋势第26-28页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的确立依据及作用第28-35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的确立依据第28-31页
        (一)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第28-29页
        (二)学科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其他学科知识借鉴第29-30页
        (三)对象依据:人的主体性生成与发展的价值与要求第30-31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的作用第31-35页
        (一)提升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力第31-32页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32-33页
        (三)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第33-35页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的运用及要求第35-58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运用的原则第35-38页
        (一)情理交融的原则第35-36页
        (二)沟通理解的原则第36页
        (三)关心服务的原则第36-37页
        (四)积极引导的原则第37-38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运用的主要方式第38-53页
        (一)寓情于理法第38-41页
        (二)心理健康教育法第41-45页
        (三)关心体谅法第45-47页
        (四)交友对话法第47-50页
        (五)社会服务工作法第50-53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方法的实践要求第53-58页
        (一)引导教育双方主体意识的发展第53-54页
        (二)创新现代传媒载体的利用第54-56页
        (三)推动人性化评价机制的建立第56页
        (四)实现多种方法的融合利用第56-58页
结束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致谢第65-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轻量级混沌分组密码研究
下一篇:广东教育书店企业文化诊断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