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架设避雷线 | 第9-10页 |
1.2.2 提高线路绝缘水平 | 第10页 |
1.2.3 加装避雷器 | 第10-11页 |
1.2.4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 第11-12页 |
1.2.5 合理使用消弧线圈 | 第12页 |
1.2.6 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 第12-13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10kV配电网架空线路感应过电压研究 | 第14-23页 |
2.1 雷电概论 | 第14页 |
2.1.1 雷电放电过程 | 第14页 |
2.2 配电线路雷击过电压形式 | 第14-15页 |
2.3 感应雷过电压 | 第15-16页 |
2.4 感应雷过电压的计算 | 第16-21页 |
2.4.1 目前感应雷计算方法 | 第16页 |
2.4.2 输电线路感应过电压原理图设计 | 第16-18页 |
2.4.3 输电线路感应过电压方程的建立 | 第18-19页 |
2.4.4 各参数对雷电感应因子的影响 | 第19-21页 |
2.5 感应雷的危害 | 第21-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肇庆地区 10kV架空配电线路防雷情况分析 | 第23-31页 |
3.1 提高线路绝缘水平降低 10kV配电 线路闪络概率 | 第25页 |
3.2 加强避雷器对 10kV配电线路的保护 | 第25-26页 |
3.3 自动重合闸装置的选择性投运 | 第26-27页 |
3.4 降低配电设备接地电阻 | 第27-28页 |
3.4.1 接地电阻标准 | 第27页 |
3.4.2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 第27页 |
3.4.3 接地引下线相应措施 | 第27-28页 |
3.5 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 | 第28-29页 |
3.5.1 正变换过电压 | 第29页 |
3.5.2 反变换过电压 | 第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避雷针稳定接雷的研究 | 第31-39页 |
4.1 稳定接雷所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4.2 富兰克林避雷针防雷失效性的分析 | 第31-34页 |
4.3 满足稳定引雷的基本条件 | 第34-35页 |
4.4 无晕避雷针实验分析 | 第35-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无晕避雷针应用效果及配变“双地网”有效性分析 | 第39-50页 |
5.1 雷电过程发展的路径描述 | 第39页 |
5.2 配网线路遭受雷击的原因及高落雷点 | 第39-40页 |
5.3 解决配网线路遭受雷击的措施 | 第40-43页 |
5.3.1 现场调研和分析 | 第40-41页 |
5.3.2 无晕避雷针应用效果统计分析 | 第41-43页 |
5.4 配电变压器“双地网”防雷研究 | 第43-49页 |
5.4.1“双地网”保护效果分析 | 第43-46页 |
5.4.2“双地网”接地方式下配电变压器雷击故障分析 | 第46-4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件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