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9-19页 |
1.1 光化学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简介 | 第9-10页 |
1.2 研究超快无辐射跃迁过程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二嗪类分子的分子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9页 |
第二节 理论部分 | 第19-37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 第19-25页 |
2.1.1 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2.1.2 一些常用的DFT方法 | 第22-24页 |
2.1.3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第24-25页 |
2.2 全活化空间自洽场方法(CASSCF) | 第25-26页 |
2.3 分子光谱理论 | 第26-31页 |
2.4 分子非绝热的过程 | 第31-33页 |
2.5 密度矩阵方法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改进的玻恩-奥本海默近似理论对吡嗪分子超快电子衰变研究 | 第37-51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3.3.1 平衡构型 | 第39-40页 |
3.3.2 频率 | 第40-43页 |
3.3.3 激发态的能量差 | 第43页 |
3.3.4 势能面和黄昆因子 | 第43-45页 |
3.3.5 无辐射跃迁速率常数 | 第45-46页 |
3.4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第四节 改进的玻恩-奥本海默近似理论对哒嗪分子无辐射跃迁研究 | 第51-61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4.3.1 优化的结构 | 第53页 |
4.3.2 频率 | 第53-56页 |
4.3.3 激发态能量 | 第56页 |
4.3.4 内转换速率 | 第56页 |
4.4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已发表的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