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排灌工程论文

抛物线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16页
        1.2.1 渠道防渗防冻胀技术发展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外冻胀理论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渠道冻胀破坏力学模型研究概况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页
    1.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机理及冻胀破坏特征第18-29页
    2.1 冻胀机理简述第18-20页
        2.1.1 第一冻胀理论第18-19页
        2.1.2 第二冻胀理论第19-20页
        2.1.3 分凝冻结理论第20页
    2.2 渠道冻胀影响因素第20-24页
        2.2.1 土质的影响第20-22页
        2.2.2 温度的影响第22-23页
        2.2.3 水分的影响第23页
        2.2.4 附加荷载第23-24页
    2.3 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特征第24-28页
        2.3.1 渠道走向对冻胀破坏的影响第24-25页
        2.3.2 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特征第25-27页
        2.3.3 抛物线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特征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抛物线形混凝土衬砌渠道断面形式的确定与计算第29-39页
    3.1 抛物线形渠道的水力要素计算第29-32页
        3.1.1 二次抛物线形渠道水力要素计算第29-31页
        3.1.2 立方抛物线形渠道水力要素计算第31-32页
    3.2 抛物线形渠道水力最佳断面的推导第32-33页
        3.2.1 二次抛物线形渠道水力最佳断面第32页
        3.2.2 立方抛物线形渠道水力最佳断面第32-33页
    3.3 抛物线形混凝土衬砌渠道断面形式的确定第33-34页
    3.4 二次抛物线形渠道实用经济断面的推导与计算第34-38页
        3.4.1 实用经济断面各尺寸的确定第34-37页
        3.4.2 实用经济断面的计算步骤第37页
        3.4.3 实用经济断面水力计算表第37-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抛物线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力学模型研究第39-48页
    4.1 抛物线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原因及控制状态第39-40页
        4.1.1 冻胀破坏原因分析第39-40页
        4.1.2 冻胀破坏控制状态第40页
    4.2 抛物线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力学模型第40-43页
        4.2.1 基本假设及简化第40-41页
        4.2.2 衬砌结构计算简图第41-43页
    4.3 抛物线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力学模型的求解第43-46页
        4.3.1 弧板内力计算第43-45页
        4.3.2 衬砌板厚度及抗裂验算第45-46页
    4.4 结果分析第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抛物线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破坏有限元分析第48-62页
    5.1 有限元理论基础第48-49页
        5.1.1 变分法第48页
        5.1.2 直接刚度法第48-49页
        5.1.3 加权残值法第49页
    5.2 ANSYS分析第49-52页
        5.2.1 衬砌渠道冻胀本构方程第49-51页
        5.2.2 热传导微分方程第51-52页
    5.3 抛物线形混凝土衬砌渠道ANSYS计算流程图第52页
    5.4 原型渠道与有限元模型第52-54页
        5.4.1 原型试验渠道概况第52-54页
        5.4.2 有限元模型及单元划分第54页
    5.5 参数选取及基本假定第54-55页
        5.5.1 参数选取第54-55页
        5.5.2 基本假定第55页
    5.6 数值计算第55-61页
        5.6.1 温度场分析第55-56页
        5.6.2 位移场分析第56-59页
        5.6.3 应力场分析第59-61页
    5.7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6.1 结论第62-63页
    6.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隧道施工对交叉隧洞稳定性影响分析
下一篇: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夏玉米动态水分生产函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