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固体性质论文--光学性质论文--发光学论文

用于白光LED近紫外光激发单一基质Ca6BaP4O17荧光粉的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照明与光源发展简介第11页
    1.2 白光LED的概述第11-14页
        1.2.1 白光LED的实现方法第11-13页
        1.2.2 白光 LED 用荧光粉第13-14页
    1.3 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磷酸盐荧光粉第15-16页
    1.5 合成方法第16-17页
        1.5.1 燃烧法第16页
        1.5.2 溶胶-凝胶法第16页
        1.5.3 共沉淀法第16-17页
        1.5.4 水热法第17页
        1.5.5 高温固相法第17页
    1.6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样品制备及表征第19-22页
    2.1 实验准备第19-20页
        2.1.1 实验设备第19页
        2.1.2 实验原料第19-20页
    2.2 实验过程第20页
    2.3 样品的检测方法第20-22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0-21页
        2.3.2 荧光光谱测试第21页
        2.3.3 寿命测试第21-22页
第三章 Ca_6BaP_4O_(17): Sm~(3+)荧光粉的制备及研究第22-27页
    3.1 Ca_6BaP_4O_(17):Sm~(3+)荧光粉的物相分析第22页
    3.2 Ca_6BaP_4O_(17):Sm~(3+)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第22-24页
    3.3 Ca_6BaP_4O_(17):xSm~(3+)荧光粉中Sm~(3+)之间的能量传递第24-25页
    3.4 小结第25-27页
第四章 Ca_6BaP_4O_(17):Ce~(3+), Sm~(3+)荧光粉的制备及Ce~(3+)-Sm~(3+)能量传递的研究第27-36页
    4.1 Ce~(3+),Sm~(3+)的掺杂浓度对Ca_6BaP_4O_(17):Ce~(3+),Sm~(3+)荧光粉的物相的影响第27-28页
    4.2 Ca_6BaP_4O_(17):xCe~(3+),ySm~(3+)荧光粉中Ce~(3+)-Sm~(3+)的能量传递的研究第28-29页
    4.3 Ca_6BaP_4O_(17):Ce~(3+),Sm~(3+)荧光粉的CIE色坐标第29-33页
    4.4 Ca_6BaP_4O_(17):Ce~(3+),Sm~(3+)荧光粉的CIE色坐标第33-34页
    4.5 小结第34-36页
第五章 Ca_6BaP_4O_(17):Ce~(3+),Sm~(3+),Eu~(2+)荧光粉的制备及研究第36-47页
    5.1 Ca_6BaP_4O_(17):Ce~(3+),Eu~(2+)荧光粉第36-41页
        5.1.1 Ca_6BaP_4O_(17):xCe~(3+),yEu~(2+) 的发光性能及Ce~(3+)和Eu~(2+)离子间的能量传递第36-38页
        5.1.2 Ca_6BaP_4O_(17):Ce~(3+),Eu~(2+)荧光粉中Ce~(3+)到Eu~(2+)之间的能量传递第38-41页
    5.2 Ce~(3+),Sm~(3+),Eu~(2+)的掺杂浓度对Ca_6BaP_4O_(17):Ce~(3+),Sm~(3+),Eu~(2+)荧光粉的物相的影响第41-42页
    5.3 Ca_(6-x-y-z)BaP_4O_(17):xCe~(3+),ySm~(3+),zEu~(2+)荧光粉发光性能的研究第42-44页
    5.4 Ca_6BaP_4O_(17):0.5molCe~(3+),xEu~(2+),ySm~(3+)荧光粉的CIE色坐标第44-46页
    5.5 小结第46-4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特卡罗方法研究含集团权重伊辛模型和玻色—哈伯德模型:相变和超固体
下一篇:紫外/近紫外光激发的SrSnO3荧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