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的科学依据 | 第10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1.2.1 植物区系海拔梯度研究 | 第10-12页 |
1.2.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研究 | 第12-15页 |
1.2.3 植物群落数量分类 | 第15-17页 |
2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2.1 研究区域 | 第17-18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2.1.3 气候及土壤 | 第1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2.2.1 野外调查 | 第18-19页 |
2.2.2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2.2.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2.4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3 库车山区海拔梯度上种子植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22-29页 |
3.1 库车山区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 | 第22页 |
3.2 库车山区海拔梯度上科、属、种的分布 | 第22-28页 |
3.2.1 优势科海拔梯度变化 | 第23-24页 |
3.2.2 库车山区属的垂直海拔梯度分布 | 第24-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库车山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 第29-38页 |
4.1 科的区系地理成分沿海拔梯度变化 | 第30-32页 |
4.2 属的区系地理成分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 第32-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库车山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 第38-50页 |
5.1 库车山区海拔梯度上植物群落TWINSPAN数量分类 | 第38-44页 |
5.2 不同生活型植物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 第44-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