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地方剧艺术论文

贵州威宁彝族“撮泰吉”传承与保护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绪论第9-12页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第12-18页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第12-13页
        一、遗产第12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源头“无形文化遗产”第12页
        三、民间传统文化第12-13页
    第二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崛起第13-14页
        一、国际组织的日渐关注第13页
        二、人类自身的日渐反省第13-14页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价值第14-16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第14-15页
            (一)综合性第14页
            (二)活态性第14页
            (三)民族性第14页
            (四)传承性第14-15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第15-16页
            (一)历史价值第15页
            (二)文化价值第15页
            (三)精神价值第15-16页
    第四节 现代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第16-18页
        一、现代传媒的影响和冲击问题第16页
        二、传承问题第16页
        三、投入问题第16页
        四、法治问题第16-18页
第二章 “撮泰吉”概述第18-28页
    第一节 “撮泰吉”的来源第18-19页
        一、地理环境第18页
        二、人文环境第18-19页
        三、撮泰吉来源之民间传说第19页
    第二节 “撮泰吉”的构成第19-23页
        一、面具、服饰第19-20页
        二、“撮泰吉”式唱腔第20页
        三、人物介绍第20-21页
        四、剧情介绍第21-23页
            (一)祭祀第21页
            (二)耕作第21页
            (三)喜庆第21页
            (四)扫寨第21-23页
    第三节 贵州戏剧分布情况与“撮泰吉”对比分析第23-25页
        一、傩堂戏第23-24页
        二、地戏第24页
        三、变人戏、哑戏第24-25页
    第四节 “撮泰吉”的功能第25-28页
        一、教育功能第25-26页
            (一)农耕文化教育作用第25页
            (二)历史迁徙记忆作用第25-26页
            (三)“性”意识教育第26页
            (四)艺术教育作用第26页
            (五)道德规范作用第26页
        二、宗教功能第26-28页
第三章 “撮泰吉”传承所面对的困境第28-35页
    第一节 田野调查问题提出第28页
    第二节 采访第28-31页
        一、重点景区草海第28-29页
        二、彝族风情寨采访第29-31页
    第三节 “撮泰吉”传承面临困境分析第31-35页
        一、教育问题第31-32页
        二、传承人局促的传承思想,专业人才欠缺第32页
        三、信仰分歧第32-33页
        四、学“撮泰吉”难以维持生计第33页
        五、“撮泰吉”学习障碍第33-34页
        六、宣传意识薄弱,资金投入短缺第34-35页
第四章 传承与保护具体措施第35-42页
    第一节 解决教育问题迫在眉睫第35-37页
        一、改变村民落后的教育观念第35页
        二、贯彻落实“双语”教学第35-36页
        三、“撮泰吉”走进课堂,寓教于乐第36页
        四、专业人才培养、传承人思想教育、鼓励当地年轻人学习本民族文化第36-37页
    第二节 以旅游发展促进经济繁荣,为艺术传承创造条件第37-39页
        一、威宁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第37-38页
        二、威宁县旅游发展障碍分析第38-39页
    第三节 解决威宁县旅游发展对策第39-42页
        一、旅游规划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第39页
        二、政府部门做好带头作用第39-40页
        三、丰富旅游产品种类第40页
        四、加快软硬基础设施、交通建设第40-41页
        五、发展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第41-42页
附录第4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审批与合同效力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新西兰公司法》(1993)第二、第七节翻译报告--英语立法文本中定语从句汉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