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一、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和推动 | 第13页 |
二、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不和谐问题 | 第13-14页 |
三、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素质状况不理想 | 第14页 |
四、相关研究的欠缺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5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5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二、关于教师胜任素质的研究 | 第16-19页 |
三、关于教师情绪胜任素质的研究 | 第19-21页 |
四、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素质的研究 | 第21-22页 |
五、已有研究的反思 | 第22-23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3-2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的理论探析 | 第25-37页 |
第一节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概念提出的主要依据 | 第25-29页 |
一、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概念提出的现实需求 | 第25-27页 |
二、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概念提出的理论背景 | 第27页 |
三、教师情绪胜任素质的多学科解读 | 第27-29页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的构成要素 | 第29-35页 |
一、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的基本要素 | 第29-31页 |
二、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构成要素的细化 | 第31-35页 |
第三节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的特点 | 第35-37页 |
一、先天性与后天性辩证统一的自然属性 | 第35页 |
二、稳定性与可塑性辩证统一的心理属性 | 第35-36页 |
三、统一性与差异性辩证结合的社会属性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的现状调查 | 第37-57页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第37-41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37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37-38页 |
三、调查工具 | 第38-41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1-57页 |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1-52页 |
二、访谈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7-67页 |
第一节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的问题 | 第57-62页 |
一、缺乏关于情绪的专业性知识 | 第57-58页 |
二、调控情绪能力有所欠缺 | 第58-59页 |
三、职业动机水平有待提高 | 第59-60页 |
四、对情绪表现的反思力度不足 | 第60-61页 |
五、缺乏自信,无力感较强 | 第61-62页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62-67页 |
一、政策原因 | 第62-63页 |
二、教育原因 | 第63-64页 |
三、个人原因 | 第64-67页 |
第五章 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的建议 | 第67-73页 |
第一节 加强政策引领与激励 | 第67-68页 |
第二节 深化职前和职后培养 | 第68-69页 |
一、完善职前教育内容体系 | 第68页 |
二、建立职后关注支持系统 | 第68-69页 |
第三节 提升班主任自身情绪胜任素质的支持系统 | 第69-73页 |
一、丰富多领域知识,提高情绪理论素质 | 第69页 |
二、多渠道学习经验,掌握情绪的调控策略 | 第69-70页 |
三、主动调适情绪,培养积极情绪 | 第70页 |
四、清晰角色意识,掌握领导艺术 | 第70-71页 |
五、树立正确认知,加强职业认同感 | 第71-73页 |
附录一: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调查问卷(部分项目) | 第73-75页 |
附录二:班主任情绪胜任素质访谈提纲 | 第75-7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作者简历 | 第83-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