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新丰县客家传统民居中的装饰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研究来源 | 第14-15页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5-17页 |
1.2.1 对传统民居的定义 | 第15-16页 |
1.2.2 对装饰的定义 | 第16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8-24页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新丰县地理、历史文化背景 | 第28-35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8-30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8-29页 |
2.1.2 地形地貌、气候条件 | 第29-30页 |
2.2 社会背景 | 第30-33页 |
2.2.1 历史渊源 | 第30页 |
2.2.2 人口状况 | 第30-32页 |
2.2.3 经济条件 | 第32-33页 |
2.3 人文环境 | 第33-34页 |
2.3.1 文化多元化发展 | 第33页 |
2.3.2 民俗文化 | 第33-34页 |
2.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新丰县客家传统民居装饰艺术 | 第35-79页 |
3.1 传统民居装饰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3.2 传统民居概况 | 第38-39页 |
3.3 民居装饰部位 | 第39-61页 |
3.3.1 屋顶装饰 | 第39-40页 |
3.3.2 墙体装饰 | 第40-45页 |
3.3.3 门窗装饰 | 第45-54页 |
3.3.4 梁架 | 第54-59页 |
3.3.5 柱础石 | 第59-61页 |
3.3.6 地面铺装 | 第61页 |
3.4 主要装饰艺术类型 | 第61-68页 |
3.4.1 木雕艺术 | 第62-64页 |
3.4.2 石雕艺术 | 第64-66页 |
3.4.3 其他装饰艺术 | 第66-68页 |
3.5 装饰题材及艺术表现形式 | 第68-78页 |
3.5.1 装饰题材 | 第68-77页 |
3.5.2 艺术表现形式 | 第77-78页 |
3.6 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新丰县客家传统民居装饰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 第79-88页 |
4.1 客家传统民居装饰特征 | 第79-80页 |
4.1.1 建筑取材天然质朴 | 第79页 |
4.1.2 装饰重防御和实用 | 第79-80页 |
4.1.3 装饰部位主次分明 | 第80页 |
4.1.4 题材表达方式丰富 | 第80页 |
4.2 文化内涵 | 第80-86页 |
4.2.1 祈福文化 | 第81-82页 |
4.2.2 耕读文化 | 第82-83页 |
4.2.3 宗法礼制文化 | 第83-84页 |
4.2.4 信仰文化 | 第84-86页 |
4.3 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新丰县客家传统民居装饰保护利用 | 第88-95页 |
5.1 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88-90页 |
5.1.1 村民保护意识淡薄 | 第88-89页 |
5.1.2 缺乏保护资金 | 第89页 |
5.1.3 传统工匠技艺的逐渐消失 | 第89-90页 |
5.2 对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 第90-94页 |
5.2.1 加强村民的保护和利用意识 | 第90-91页 |
5.2.2 整合民居修缮资金 | 第91页 |
5.2.3 加强对传统工匠技艺的传承 | 第91-92页 |
5.2.4 传统装饰在新民居中的运用 | 第92-94页 |
5.3 小结 | 第94-95页 |
结论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