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清代寿苏会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章 康乾之际:清代寿苏活动的开端第14-23页
    第一节 沧浪亭中的偶然第14-16页
    第二节 西安的寿苏风气第16-19页
    第三节 东坡之物与东坡宦迹第19-22页
    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寿苏文学作品的形式选择与写作方式第23-36页
    第一节 宋荦、毕沅寿苏会与七言古诗写作范式的确立第23-30页
    第二节 另一源头:与东坡生日及苏轼本身更为契合的文本创作第30-34页
    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个体生命体验的介入:乾嘉间寿苏诗作中的"自我"显现第36-45页
    第一节 自我的隐退第37-39页
    第二节 个体生命体验的介入第39-41页
    第三节 自我形象的塑造第41-43页
    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嘉道间寿苏地域的扩展及寿苏诗文中的地域呈现第45-64页
    第一节 寿苏风气在嘉道间的蔓延第45-46页
    第二节 四川:文学记忆与自我想象的混合物第46-50页
    第三节 东坡典故交织下的寿苏地域第50-55页
    第四节 独具特色的杭州寿苏诗第55-60页
    第五节 边陲风貌的呈现第60-62页
    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寿苏诗文中的时代印迹第64-85页
    第一节 京师文人的乱世之感第64-70页
    第二节 战乱与寿苏诗文内蕴的扩充第70-77页
    第三节 对"承平景象"的追求:曾国藩幕府中的寿苏会第77-83页
    小结第83-85页
第六章 东坡画像与寿苏传统追溯第85-97页
    第一节 东坡画像——寿苏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东坡之物第85-87页
    第二节 东坡画像的传承与复制第87-93页
    第三节 东坡画像引发的寿苏先例追溯第93-96页
    小结第96-97页
馀论与结语第97-105页
    第一节 寿苏活动的时空分布第97-98页
    第二节 寿苏文学作品的创作第98-102页
    第三节 寿苏会与古人生日会第102-105页
附录:清代寿苏活动编年第105-209页
引用文献第209-223页
后记第223-225页

论文共2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河油田西部一间房组岩石组构与控储作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储层构型的低渗透油藏地质建模